“立達叔說什么呢,象您這樣的身子骨,活上一百來歲肯定沒有問題。”黃木喳喳的不滿孫立達語言里的那些令人傷心的東西。
“唉,,你們可是不知道我們這些老人身體的情況,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建設,我們這些老家伙都已經快干不動了,能看到中國在我們的手上變成這個樣子已經很欣慰了,對于我們這些老家伙來說,能看到現在這般未來的希望就已經非常欣慰了,我們可不像總指揮,現在五十出頭了居然還象三十多歲的精神勁孫立達的話挑起了所有人心豐的一個疑惑。這個疑惑困擾著很多內部高級領導人員,特別是跟隨段國學一同從最初時發展起家的人,大家都知道段國學的實際年齡,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雖然時間這把軟刀子在段國學的身上同樣留下了自己的痕跡,但是似乎時間的這把軟刀子的力量在段國學的身上顯現出來的能量少之又少。已經年過半百的他雖然在外貌上僅有四十歲,但是熟悉段國學的人知道,段國學的身體狀況好的就像三十歲的人一樣健康,按照段國學身邊的專門負責他健康情況的醫生判斷,段國學如果保持著這種緩慢的身體衰老速度,他活到一百歲絕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
“唉,總指揮有著這么好的身體自然也是一件好事情,只要他的身體健康繼續保持著這么良好的狀態,只要中國繼續在他的帶領下,中國會很快站在世界民族之林最高峰,但是看來我們這些老頭子是無法再追隨總指揮一同看見中國站在世界民族之林最高峰的那一天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多么不妙。
“都別這么喪氣,兩位不就是比我們這些人老上這么一些嗎?只要心態不老,只要保持著一顆永遠年青向上追求的心,二老一定能多活上這么幾個年的。”段國學當然知道自己身體狀態保持這么好的原因,但是這個秘密他不會對任何人說,這是屬于他一個人的秘密。
“老了,說話都不分場合了,看我們這兩個老頭,把大家高高興興的參觀氣氛給攪亂了孫立達及時的糾正了自己有些不合時宜的話語,想重新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就是,立達叔,楊將軍,我帶你們和大家去看撫順的超大型露天煤礦,再看看鞍山的重型鋼鐵廠,這個兩個地方一個出煤一個出鐵,合在一起可是創造了一個不輸于攀枝花的超大型工業區的核心。”
杜小毛立即上前搭話轉移話題,不得不說,杜小毛的建議立即得到了眾人的同意,大家紛紛乘坐上專車,沿著網修建好的道路趕去。
“真大啊當第一眼看見撫順西露天礦的人都會被這樣龐大的挖掘場景所震驚。人類在地球上挖坑并不稀奇,但是你見過人類在地球的表面開挖出一個長寬幾公里,深度近百米的大坑嗎?如果沒有,這就走了。
到目前數據已經是三百八十八米“西露天礦開采于一九一四只,主要產品為媒炭和油母頁巖;現經過具體的勘探和規劃,礦坑開始延伸和擴建,東西長六點六公里,南北寬兩公里,總面積為十三點二公里,是亞洲最大的露天蝶礦,大家可以看看這是從天空中航拍的地圖效果。”
將手中的資料分發給其他人,杜小毛這才繼續向大家介紹著這個巨型的人工產物。
“大家可以看看,以前在日本鬼子的濫挖濫采下,蝶礦的挖掘設施簡陋,天礦的挖掘不僅效率低而且事故頻發,可以說在這里工作的中國勞工就是懸著命在日本鬼子的皮鞭下工作著。不過現在經過我們的改造和新型工程機械的輔助下,以前的那種情況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杜小毛手指著那些穿梭于坑底下的那些小如指甲蓋般大小的挖掘機械和不斷輸送蝶礦的輸送車說到。
“機械化作業,”黃木雖然對東北工業區的大有著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看到這樣龐大的場景仍舊是吃驚不已,長期在南方生活工作,他也無法想象得出在北方這種一望無垠的地方,這種超大型的礦產開發讓習慣于南方小巷道作業的他很不適應。
“對!機械化作業,就拿挖掘來說,以前只能憑借著工人手中的鋤頭錘子進行挖掘,效率不僅低下而且危險,但是現在我們用的是大型的挖掘機,一次滿挖斗的開采量就可以達到五噸。同時由于擁有大型動力輸出設備,我們可以輕易的將這些蝶礦從坑底輸送上來,而不像以前那樣只能憑借人力背負上來。你說,這樣的效率比以前大了多少倍!”
杜小毛著重介紹機械工程對國家生產建設的輔助不是沒有道理的,在以前,制約生產發展速度的不僅有著工廠生產設備不足和生產人力資源的不足,還有一個就是原料生產以及運輸的制約。別看攀枝花工業區的產鋼產鐵量這么大,但是真正制約攀枝花工業區產能的就是礦物的采集,井下作業不同于眼前的天礦作業,危險系數不是一般的小。
“媽的,好事都給你碰上了,”看著眼前那龐大而又充滿生機的景象,看著更遠處那運輸鐵路旁不斷噴涂煙霧的工廠,黃木第一次對杜小毛所領導的東北工業區有了一絲的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