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興民公司工業區的不遠處,有幾棟三層樓高的白色建筑物,這里依山而建,不同于工業區那喧鬧的機器聲,這里顯得安靜而舒適,而白色大樓上的一個大大的紅十字表明了這片寧靜的區域是所醫院。
“二號病床,病人傷口沒有感染,但病人有低燒。”在醫院的病房里,幾名醫生和護士正在給送到這里養傷的士兵們進行著病情觀察。
“五號病床,病人傷口開始發炎,情況不妙,送到特護病房里,24小時看護。”主治醫生一個個的仔細地檢查這些傷員們,雖然民團對戰場救護這一塊已經累積了不少的經驗,但是在現在的醫療條件下,只要是傷口一旦發炎化膿,幾乎是宣判了這個病人的死刑。
在檢查完所有的病床后,主治醫生詹冬月有些疲憊的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對于身體上的疲憊,詹冬月感到更難受的是看到一個個戰士因為傷口發炎而痛苦地慢慢死在病床上,這對于從小就立志做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來說是件非常痛苦的事。
詹冬月來到興民公司也很久了,他是在廣州被興民公司招聘過來的,因為自己直率的性格在原來的醫院得罪了不少小人,在這些小人的排擠下他也一直郁郁不得志,而孤身一人的他看到興民公司的招聘后沒有猶豫便寫了辭職信和自薦信,永遠板著臉的軍人。
“你好,請幫我驗證一下這位先生的身份。”詹冬月禮貌地對走進來的軍人說出自己的意圖。
兩分鐘后,為首的軍人對李長息敬個禮后轉身向詹冬月說道:
“身份確認完畢,可以保證,這位李先生是研究五所的工作人員。”
“謝謝你,辛苦你們了。”
“不客氣,我們也感謝您高度的警覺性和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再見!”又一次的敬禮后幾名軍人離開了詹冬月的辦公室。
“你說的這種藥品真的有這種抗發炎抗病菌的奇效????”詹冬月在幾名軍人離開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抓著李長息的手急切地問到。
“呵呵,在動物身上的實驗的確都起到了不可思議的治療效果,但人體實驗我們還沒有做過,所以現在來找詹主任幫忙。”
“我這就安排人、不!我親自去!我要親眼看到你們研究出來的新藥真的這么有效!!!”由于段國學對德國人刻板的工作作風的推崇,因此在興民公司內部,逐漸形成了一種嚴格、苛刻的工作態度,但這種嚴格到苛刻甚至是極致的作風卻是科學人員所最推崇的工作態度。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我相信,詹主任會看到活生生的實例和在推廣這項新藥品的鑒定書上簽字。”
一周后,在段國學的辦公室里,李長息帶著蓋著絕密的文件站在了段國學的面前。
“成功了?!”段國學也感到心臟一陣狂跳。
“成功了!”李長息定的回答讓段國學伸出去接文件的手有些顫抖。
“td,整整八年多啊!!!終于給我們搞出來了!!!”看完文件中的各項內容和數據,段國學也不禁仰天長嘆。
青霉素,這個在后世還要等到40年代才生產出來的東西,現在終于給自己提前到1925年在中國的大地上生產了出來,要知道,后世中的發明人弗萊明是在1928年才發現青霉素現象的。
“產量怎么樣?”
“由于是試驗性的小規模生產,目前只能達到每年5000支這樣的產量。”
“太少了,不過既然已經確定了生產工藝,而且也確定藥品的藥效,那就放開手的干吧,我這就拿出100萬出來,擴建制藥廠,你看需要多少時間能達到年生產50萬支的規模?”
“如果一切順利,預計要到5年后才能達到這個產量。”
“這么久?算了,都已經等了八年了,也不著急這5年。”段國學看著這個從很早前就跟隨自己的學生,心中有些感慨,李長息雖然是最早跟隨自己的學生之一,但由于他選擇的科研方向不同,不象其他的同學們都已經風光鄉里,他更多的是默默地呆在自己的實驗室里,枯燥而又重復地培養著一代一代的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