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俄。這個擁有著世界上最龐大國土的龐然大國。其自從沙皇時期便對領土有著一種偏執狂一樣的嗜好。而且由于西伯利亞酷寒下的嚴酷生存條件。這里人口非常稀少。當時的俄羅斯向西伯利亞及遠東不斷流放出各種囚犯。這些囚犯本身就具有窮兇極惡的本性。配合著手中的利器不斷蠶食著這片土地。
滿清時期在“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的大巫婆慷慨的“贈送”下。又被“轉送”出上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就以俄羅斯取得最多。
在去年。蘇聯紅軍借口防范日本軍隊行動。入侵中國漠河一帶一百多公里。如果從中國后世的地圖上看。就是雞頭那個雞冠頂端被活生生地給劃了一條線沒了。
不過這張從后世攜帶過來伴隨著段國學二十多年的地圖終于在段國學最后的注視下。置于打火機的下方。隨著黃色妖異跳動的火焰下變成了一片黑灰。段國學將這些黑灰丟入只允許自己進入的密室垃圾婁中。用著掃把棍將這些黑灰絞碎。隨著這這些黑灰的毀滅。中國的版圖將從此不再是世界上最仿生形像的國土外型。而將要變得更大、更不可預知。邊境的范圍。將隨著中國的大炮和戰車履帶延伸出去。
按時間計劃走出密室后不久。段國學便開始今天的工作。“民心所向!民力可用!”陽桂平拿著今天的報紙走進了段國學的辦公室。高興地宣讀著報紙上的內容。
“桂平。什么事情這么高蘇聯入侵我國領土做了一項調查。民眾們對蘇聯占據我國黑龍江及內蒙古的一部分領土表示出了極大地憤慨。紛紛愿意和同意對蘇聯宣戰收復失地。”陽桂平遞上今天的報紙。報紙第一版的下方便是此次調查地數據對比。上面顯示著六成的民眾同意對蘇聯開戰收復失地。不過讓段國學注意的是另一個數據。反對的民眾也占據了兩成五的比例。
“詳細地調查數據分析表呢?”放下報紙。段國學向陽桂平詢問著更詳實的原始數據材料。
“在這。按你地意思。這次的全國普及調查采取了不記名的方式。但對調查人的身份和收入情況也做了統計。”陽桂平遞上來一份用機密二級文件袋包裹著的文件。
打開文件袋。從牛皮紙中取出厚厚的調查分析資料。段國學將它放在辦公桌上仔細地研讀起來。
這次的調查涉及全國十幾個省份。隨機地抽取了七百多個縣。五十幾座城市作為調查區域。人口近億人。規模之大屬中國首次。此次調查地活、工作、農業收入、醫療衛生、教育普及情況及年齡、住房、飲食和對當前一些事物和民眾最期盼改善的十幾個問題做出不記名的調查。
在幾十萬名工作人員、近百萬名初中以上學生的努力工作下。歷經兩個多月的時間。從各個基層單位逐級統計匯總數據交到最后的執政人手中。
在這次的調查中。有7的民眾對目前的生活還有收入填寫了比以前好。1地民眾填寫了認可新政府地各種行政措施。的民眾對新政府最期盼地事情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軍力方面。雖然有著六成的民眾支持對蘇宣戰。但段國學注意到。這些支持宣戰的民眾大多數是早期并入原西南治下的地區民眾。而不支持及持觀望態度的多是并入時間不久。還未能享受更多收入實利的民眾。
“數據準確嗎?有沒有虛假的統計量?”段國學關上卷宗。向陽桂平問著這份數據的最核心情況。數據出了人為的虛假操作。那么這個數據即使是再完美也將是滅亡的開始。
“虛假數據經過復查在百分之五以下。數據誤差估計在百分之五以內。”讀過初中的人都知道。錯誤可以避免但誤差不可避免只能減少。但是虛假謊報則是工作態度上不可原諒的害國害民。數據統計居然有百分之五。二十分之一這個比例有點大了”段國學習慣性地用著手指敲擊著桌面。
“這些虛假數據的統計單位我們復查過一批。很多是剛收復的縣市。這一帶我們手上經過我們自己培養出的基層領導干部不足。很多地方還是沿用原先的基層干部。因此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這些數據上如果調查地區的自有工作人員越多。數據就會越詳實和越準確。”陽桂平實話實說著。
由于地盤擴張的有些快。在西北和江南一帶的情況還比較好。原西南在收入這些地盤時有著足夠的民政工作人員充斥著新地盤上的各個縣、鄉甚至是重點村落的基層管理干部。可隨著地盤的擴大。基層管理干部開始出現了缺口。特別在一些偏遠、貧困的縣、鄉區域。很多當地的管理機構只是換了一個招牌。而其內部的管理人員及體系仍沿用以前老一套的班子機構。
“新基層干部的培養及培訓工作目前開展的怎么樣?”
“針對新并入省份中挑選出來的培訓對象人員第一、第二期的緊急培訓學習工作已經完成。目前這些人員已經充斥到這些省份的基層崗位中去。只是由于是緊急培訓的。文化程度和生活經歷不足。工作熱情雖然是很高。但工作經驗并是比較簡單粗暴。”
“我們自有培養的工作人員呢?”段國學指的是一代半中那些比較成熟的民政工作人員。
“有。但是比例還是太稀少了。特別是經過后面兩次的大規模擴軍建設。為保證軍隊地現代化戰斗力。軍隊吸收掉了很多一代半和二代力量。留下來的合適人員并不是太多。再加上科研系統單位和生產單位地分流。我們真正可培養的苗子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