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當那扇大門被推開時,會場里所有的目光一下子全部都集中在了那里,走在最前面的是個穿著一身藏黑色中山裝的中年人,短短的頭發,寬闊的額頭下有雙濃濃的眉毛,還有一雙深邃的眼睛,高挺的鼻梁,歲月沒有給他的臉龐留下太多的痕跡,嘴唇上和下巴的胡子被刮的干干凈凈,只留下一片青青的胡根。從相貌上看,他不是那種很帥的人,是一個長相很一般的普通人。
身高大約一米七,但是在廣西這種身高普遍偏矮的地方,這種身高已經是偏高的了;身板偏瘦,但肩膀很寬,總的來說,這個人如果不是走在最前面,如果不是因為后面的人有著一種堅定跟隨的神情,見多了國內各式各樣的軍閥、政界巨鱷的我是無法將這個貌不其揚的人與西南的實際掌舵人聯系在一起。
這個會晤會場很大,巨大的山水壁畫背景下面是一個圍成半圈的單人沙發,這個人徑自走到了最中間的沙發位上座了下來,而我所熟悉還有認識的李德林、陽桂平、白建生、黃智忠、孫立達等人也自行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隨著那個人坐在最中間的位置上,會場里有一些騷動,因為這個位置很明顯地告訴著所有人,這是今天主角所要坐的位置。
會場的另一半是坐的都是各報刊記者,學生代表,民主人士還有其他通過審核的與會人員,我坐在第三排座位。這個位置雖然不是最好地,但是由于這半區是一個階梯狀的逐層漸高臺,也能很清晰地看到坐在主區的人地一舉一動。
“各位。首先很榮幸今天請到大家來到這里,我是西南政府的新聞發言人----黃智忠,相信大家都認識我;今天請大家來不是來聽我廢話的,相信大家也都猜到了,坐在正中間的正是我們西南的最高行政總指揮----段國學。等會段總指揮會回答各位地一些問題,為什么只是是一些問題。因為也許有些問題會涉及到一些機密,在此我先向大家說聲抱歉。現在,大家可以提出自己想要的知道地問題。”做完簡短的介紹,黃智忠很快地回到了自己的沙發上。
“段先生,請問您今年貴庚?”第一個搶到機會的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雖然問地很沒有水準。但是卻是在場的很多人想知道答案地問題,因為這個人實在是太神秘了。神秘到太多本應公開的東西卻一直無人所知。
“我?今年47歲。”他的聲音很一般,而且透過話筒轉到擴音箱后聲音可以說不是那么的好聽。
“段總指揮,我是華晨報的記者,我自從32年被派駐到西南已經在這邊生活了很久,雖然我一直在申請采訪您但都被婉拒,請問您為何一直都不愿接受外界的采訪,同時也請問,為什么您現在又愿意接受外界的采訪呢?”
“你是從32年就被派駐到我們這,那請問你在我們西南哪些地方生活過。”他并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反問著這名記者。
“我去過云南生活工作了幾個月。在貴州生活了將近一年。在四川生活了近兩年,剩余的時間就是在廣西的桂林、柳州、南寧。還有現在這里的平果。”
“去過地地方挺多嘛,那既然你去過我們西南這么多地方,那在這些地方生活工作了這么久,相信你也對我們西南行政人員有過很多地接觸,不知道你注意到我們西南行政工作人員有一種共同的特點嗎?”
“這個請恕我人笨眼拙”
“呵呵,不知道沒關系,我可以很準確地告訴你,這種共同地特點就是----多做,少說!”
很聰明的回答,很簡潔的回答,很耐人尋味和琢磨思考的回答,沒有用大篇大篇的說辭來解釋,而是引導提問人走到自己下的里,只用了兩個詞四個字就回答出了問題。
“段總指揮,您的智慧讓我折服,但您似乎只回答了我前面的問題,我后面的那個問題您還沒有回答。”這個記者雖然被他“陰”了一下,但卻沒有絲毫的不快,相信這位記者會從這兩個詞四個字中寫出很多的東西。
“這個,有句俗話,丑媳婦總要見公婆的,即使我再怎么躲著藏著,但躲的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我終歸要走出來讓大家看看,這個幕后人到底是何許人。”他輕輕地笑了一下,他的表情似乎有些自嘲,也有些滑稽,但他冷幽默的回答卻讓會場的氣氛輕松起來。
“謝謝您的回答。”
“不客氣,請那位先生。”他很有禮貌,輕輕地點頭致意剛才的那位記者,并示意著下一位。
“段先生,請問您當這個幕后的總指揮有多久了?我調查詢問過這里的當地人,他們有些人甚至早在1916年時就接受您的領導。您[書趣閣
]從那時的一名小鄉長、小老板開始做起,到現在成為一方勢力的實際掌控人,您的經歷和心情是什么樣的?”這個問題問的好,所有的人第一次來到平果縣西南政府總部時,都會被這里那繁榮的景象所震驚,那巨大的工業區,車水馬龍的商業區,還有不同于中國其他地方人那精神飽滿的人群,一切的一切都讓人好奇這個人是怎么做到這一步的。
“有二十年了,但是當這個幕后隱身人只有十年。可以說這二十年來,我經歷的故事有很多,在這里就不能和大家詳談了,以免浪費大家的時間,關于這一點,等會晤結束后,大家會得到一份資料,這上面記錄了我們西南還有我個人旗下興民公司發展的過程和一些故事。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會有一定地了解。至于我的心情,人生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全都有。”又是一個不是回答的回答,我有些著急,現在前面地幾個問題他都只是蜻蜓點水般地點了一下。
“段總指揮,我是燕京大學的學生,我受我同學的委托來到這里。來到這里后我很驚奇地看到,這里有著良好的教育基礎和優秀的大學。我作為學生同他們進行了交流,我發現他們更感興趣地是他們的學業和那些科學技術,他們對救國救民沒有太多地興趣,因為學業的好壞和科研發明能讓他們獲取更多的收入,但是段總指揮。如果一個民族的未來精英只重視他們口袋里能賺多少錢,那這些學子所學的又有什么用呢?還有。段總指揮是支持獨裁還是支持民主?”很尖銳地問題,我不知道為什么,我的心臟有些因為緊張而加速跳動起來。
“這位同學,首先要糾正你一點,我們西南沒有一所所謂地大學,你所說的大學實際上也就是高等技術學校。對于你所提出問題,我這樣回答:你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我們西南的學校從小學起就開始設置了思想教育課,目地就是教育我們的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我們所強調學習的不是空著肚子唱革命的曲調。我們更注重解決目前西南最嚴重的社會矛盾之一低下的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生產物資。誠然。在你們眼中,救國救民是你們很多人心中地第一己任。但這里地學生也是,只是我們追求的方向不同,你們是希望先有著一個完整、民主地中國來推動我們中國社會的進步,但是我們不一樣,我們的學生更注重的是工業、產業、實業救國為第一己任;在這點上,我相信我的解釋無法令你滿意,因為這個問題其實也是一個無限假設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現有雞蛋?是先有民主還是先有社會進步發展?這個問題真的不是能很簡單的回答出,不過從我們西南這里能給出我們自己的答案是----不管是什么方式優先,只要真心地心系底層的勞苦大眾,認真真實地去改善人民的生活,不管是獨裁也好專制也好多黨輪政也罷,誰能真正心系人民的,誰就是正確的,而我們西南政府就是為這樣的目標而去努力奮斗著。最后,每一個人都需要有著自己生存的價值,中國社會的落后不知道你去了解和研究過沒有,先將政治體系放置一旁不談,我個人認為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從明清開始,中國就不再尊重那些對未知事物研究探索的工匠應有的尊敬和認可;大家注意下世界的列強,他們不同于我們中國,他們更認可和尊重那些對未知事物和研究新事物工匠及科技學者,他們用著金錢和地位鼓勵著創新,鼓勵著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激勵著人們研究減輕勞動生活的強度,這使得更多的人去追逐著新事物的探索和研究;反觀我們中國,那些酸儒墨客一邊追逐追捧享受著國外科學技術的產物,卻信口雌黃地用著奇yin巧技的辭藻貶低勞動人民的創新和努力,我很生氣,也很憤怒。勞動者光榮!因為他們用著自己的血汗不僅養活著自己也養活著其他人;而未知事物的開拓者更光榮!因為他們在努力地開拓我們人類生存的空間和生存壓力!為此,我對我們西南區域任何的發明創造都是持鼓勵激勵態度的,這種鼓勵和激勵,不僅是要從精神上的鼓勵,更要更現實實在地獎勵這些在未知領域上付出自己汗水和心血的人!!!”
第一次聽到他說出這么多的話語,雖然那個學生的表情已經告訴著大家他并不是很滿意這個答案,但是這個模糊的答案似乎又是最好的答案。
“段總指揮,我打聽到貴政府與歐洲的德國政府非常的親密,請問這是真的嗎?”下一位記者正在提出自己的疑問。非常的親密??其實也沒有什么很親密,無外乎就是一些以物易物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