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韋德順和幾個技術員寫的匯報材料,雖然格式還有表述方式都略有欠缺,但并不影響對主體思想的敘述。
“關于要建立這幾個工廠,你怎么看?”段國學問著孫立達。
“如果按韋德順他們的匯報,的確是有必要要建立這樣專門的零件工廠。”
“好!我批了,工廠的建設和人員的招選就有勞立達叔了。”段國學在文件上簽上自己的大名。
“好的。”孫立達也沒多廢話,拿起文件轉身出去。
段國學看著韋德順他們寫的材料,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吃成的。自己現在的實力小而且要遮遮掩掩的,難免在很多事情上束手束腳,象如果直接建廠大規模地招攬人才,自己的發展速度肯定不會這么緩慢,但卻未以后的發展造成不穩定的因素。而象這樣小規模地培養后再逐漸擴大生產規模和范圍,就很容易控制很多象人心這樣不可直觀的因素。
優秀的人才象上海這樣的城市很多,但大多不愿意到廣西這種小地方來,這段國學去年已經嘗試過了一次,但是實事證明他這種一廂情愿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段國學只好繼續培養著屬于自己的人才,好在目前看來,自己的培養計劃已經初見成效。
現在不僅培養出韋德順這個令德國工程師和技師們都豎大拇指的頂尖人物,還有一批在冶金、化學等各行中優秀的的人才,雖然他們現在只是在這個小地方中出類拔萃,但段國學相信,在這個穩定、安定、積極向上并務實進去的地方,他們遲早會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頂尖精英,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有著對自己、對這個國家無比的忠誠和奉獻精神,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創造出足夠他們才華施展的空間。
為此段國學對他們的培養是不遺余力的。要錢給錢,要設備給設備,為的就是盡快打造出一批具有扎實理論文化和豐富經驗的技術隊伍。
不過雖然在國內招攬人才不盡如人意,但在國外卻還算小有收獲,雖然德國人現在已經出現了了戰敗的跡象,但段國學卻注意到了流失在德國國外的一些技術人才,這些人由于自己的祖國政治和歐洲傳統的幾個列強交戰中,這些德國技術人才在國外的日子并不好過,而現在的中國是個幾乎不設門檻的國家同時也是外國人的天堂,再加上段國學對弗納爾有心的灌輸和引導,一些德國人正陸續不斷地加入到段國學的公司中任職以度過人生中的寒冬。
段國學對這些外國人都給予與他們技術上相配的重用和信任,因為現在段國學需要的是他們迅速地教會一大批中國學生,段國學相信自己的出現和現在做的事情并沒有改變太多的歷史,如果按歷史的發展,當希瘋子上臺后這些德國人才將會離開這里返回他們的祖國。而這時自己正好擁有了他們所教授過的學生人才和建立起的基礎工業,這時他才準備開始進行科技大跨越的計劃。
“總指揮?你找我?”敲門聲后,柱子出現在辦公室的門口。
“恩。坐!”
“柱子,現在暗影部隊在編的有多少人?正在受訓的新人又有多少?勝任城市任務的有多少?”段國學一下子問出了三個問題。
“現在暗影在編的不算上你和保弟、百勝還有兩個護衛,現在共有18人,正在受訓的新人經過上次的淘汰賽后只有3個人加入了進來,城市任務是指什么?我需要更確切的行動目的。”
“bangjia、勒索!”
“那除了5名狙擊手和通訊員在外都可以勝任。”
“也就是說有10個人咯。”
“要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