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大軍在高山衛的激戰失利后,如同被刺破的氣球般迅速收攏了陣線。也先帶著殘部退回大同外圍,不敢再輕易冒進,而明軍在朱瞻基的指揮下選擇固守不動,一座座城垣如鐵閘般鎖住要道,只待瓦剌露出破綻。戰場暫時陷入沉寂,只有零星的斥候交鋒,提醒著雙方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由于也先此前遣散了大批老弱雜兵,精簡后的大軍反而讓補給壓力驟減,糧草運輸變得充裕暢通起來。帳內的糧賬上,數字終于不再只減不增,這讓也先得以騰出手來,謀劃更多原本因后勤拖累而無法實施的戰略意圖。他每天站在地圖前,指尖反復劃過長城沿線的關隘,眼中閃爍著不甘與算計。
經過數天的休整,也先召集各部首領在中軍大帳展開了漫長的討論。帳內的羊油燈忽明忽暗,映著將領們疲憊卻又帶著一絲期待的臉。有人主張繼續強攻高山衛,有人提議退回草原休養生息,爭論聲此起彼伏,直到博羅納哈勒站起身,提出了大迂回的計劃。
“漢人的長城并非銅墻鐵壁,”博羅納哈勒指著地圖上長城的綿延線條,語氣沉穩,“幾百里的防御陣線上,必然有薄弱疏漏之處。我們可以組織上百支小隊,在各處同時發起襲擊、騷擾,讓明軍疲于奔命,這樣就能快速找出他們防御最薄弱的地方。”這番話讓也先眼前一亮,連續三次全體會議后,他拍板采納了長子的建議,帳內的氣氛終于有了一絲轉機。
按照這個方略,瓦剌的小股騎兵開始在長城沿線四處襲擾,時而攻打烽燧,時而劫掠糧道,如同群狼般不斷試探。明軍果然被調動起來,各處關隘的守軍頻繁馳援,防線漸漸顯露出空隙。也先很快就鎖定了兩個防御力量較為薄弱的缺口,眼中重新燃起了野心的火焰。
但明軍這邊,朱瞻基卻誤判了也先的戰略意圖。他看著探馬送來的軍情,認為瓦剌人不過是在通過騷擾戰術疲憊明軍的戰斗意志,為下一次大規模進攻做準備。因此,他下令各衛所加強戒備,卻沒有及時調整防御重心,錯過了封堵缺口的最佳時機。
十一月十八日,也先抓住機會,指揮一萬多瓦剌騎兵兵分兩路,突然從那兩處防御薄弱處突破,如兩把尖刀直插大同、宣府后方。瓦剌騎兵的突襲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后勤運輸線瞬間受到威脅,囤積在后方的糧草輜重暴露在敵軍馬蹄下。為了保住后勤命脈,明軍被迫放棄固守,出兵迎戰。
雙方在大同西南十多里的李家屯爆發了兩次血戰。瓦剌騎兵依靠高機動性不斷穿插,明軍則憑借火器與陣型頑強抵抗。曠野上,馬蹄聲、刀槍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鮮血染紅了凍土。最終,瓦剌付出了千余人傷亡的代價,而明軍也有一支兩千人的小隊因被包圍全殲,成為開戰以來少有的慘重損失。
太子朱瞻基在陣前登高遠眺,目睹了小隊覆滅的慘狀,臉色凝重如鐵。他看著瓦剌騎兵在曠野上靈活沖殺的身影,很快意識到與瓦剌騎兵在野戰爭鋒實為不智——明軍的火器雖強,但在缺乏城垣掩護的曠野上,根本無法抵擋騎兵的高速沖擊。
英國公張輔也憂心忡忡地提出看法:“殿下,瓦剌騎兵的優勢在曠野,我們堅決不能與他們打野戰;但一直據城死守,后勤線遲早會被他們切斷,也非長久之計?!敝煺盎c頭認同,心中卻充滿了焦灼。
戰爭的走向,漸漸陷入了焦灼艱難的迷局狀態。明軍有堅城利炮,卻怕瓦剌騎兵迂回包抄;瓦剌有騎兵機動性,卻攻不破明軍的堅固防線。雙方你來我往,誰也無法徹底占據上風,只有不斷增長的傷亡數字,在寒風中訴說著戰爭的殘酷。朱瞻基望著李家屯方向的炊煙,知道這場迷局若不能盡快打破,大明的防線遲早會被拖垮,而也先同樣在帳中咬牙堅持,等待著明軍露出更多破綻的那一刻。
十一月十九日的清晨,塞北的寒風帶著異樣的躁動,一件足以改變戰局的大事悄然發生,讓原本焦灼的戰爭天平陡然傾斜。也先主力進入大明腹地不過短短幾日,就因明軍果斷切斷其后援通道,陷入了糧草斷絕的困境。看著四周不斷聚集的明軍旗號,也先擔心遭到合圍殲滅,連夜下令大軍分散突圍——一萬多瓦剌主力分成數十股小部隊,借著夜色的掩護,倉皇撤回長城以外,沿途丟下的糧草、兵器散落一地,連最精銳的親衛騎兵都丟了不少戰馬。
就在也先主力狼狽北撤時,長子博羅納哈勒正率領一萬瓦剌軍從河套平原東進。他得知父親在大同受挫,心急如焚,想盡快馳援主力,幫助打開局面。這支軍隊是瓦剌最后的生力軍,戰馬肥壯,士兵精銳,若能及時趕到,或許真能扭轉戰局。博羅納哈勒沿著陰山南麓疾行,避開明軍的大股部隊,試圖繞到大同后方,給明軍來個措手不及。
誰也沒有想到,命運竟在此刻開了個殘酷的玩笑。博羅納哈勒的軍隊意外繞至大同明軍主力左翼時,恰好與帶兵前出偵查的英國公張輔不期而遇。更讓人意外的是,博羅納哈勒兵力占優,竟迅速將張輔的小股部隊包圍起來,陣地上的狼頭旗密密麻麻,大有圍而殲之的架勢,連空氣都仿佛被這突如其來的對峙凝固了。
英國公張輔雖已年過六旬,卻絲毫不見老態,腰不彎腿不酸,騎在馬上腰桿挺得筆直,多年的沙場經驗讓他在猝然遇襲時依舊鎮定自若。他看著四周不斷合攏的瓦剌騎兵,當機立斷下令:“結陣!扎營!”麾下兩千步卒迅速依托附近的土坡、溝壑展開,盾牌手在外圍組成防御圈,長矛手架起槍陣,神機營士兵則快速架設燧發槍,短短半個時辰就筑起一座臨時營壘,嚴陣以待。
博羅納哈勒本以為能輕松吃掉這支明軍小隊,卻沒想到張輔的防御如此穩固。瓦剌騎兵發起數次沖鋒,都被營壘內的火器與箭雨打退,戰馬的尸體在營前堆積,士兵的傷亡不斷增加。更讓他頭疼的是,張輔所部糧草充足,攜帶的水囊、干糧足夠支撐數日,依托營壘死守待援,硬是把他的一萬精騎死死拖在了原地。博羅納哈勒看著營壘內飄揚的明軍旗幟,氣得在陣前怒吼,卻始終無法前進一步。
消息傳到長城外的也先大營,也先正在清點撤回的殘部,聽聞長子的窘境后,當場氣得破口大罵:“這兩個兒子就沒一個靠譜的!”他一腳踹翻身邊的案幾,銅壺、木碗摔得粉碎,“小的在高山衛把兩萬精銳打沒了一半,大的帶著一萬精騎,居然被兩千明軍拖在半路上!”帳內的將領們全都嚇得大氣不敢喘,低著頭不敢看也先暴怒的眼神,連帳外的親衛都能感受到帳內的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