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鳥紅喙銜了支藍楹,撲棱棱遞進了木窗。
繡娘坐在木凳,正專心繡著手頭香囊。
聞聲,她略微抬眸,瞧見是那只小熟客,輕笑了聲,將花枝接過。
舊黃的枝,綻滿了簇簇擁攢的姝色花蕊,若湖波凝脂,美得人心驚。
繡娘小小地嘆了聲,卻似想起什么,忙又至針線匣旁尋出只木碟。
小碟里盛著細碎的黍粒。
鳥雀也不客氣,直接躍入碟中,大快朵頤起來。
繡娘低低的笑,“便知你是餓了。
”她將花枝放入窗前編籃,那籃中已躺有不少其它枝椏。
有些花已干落,僅剩禿禿的一條枝。
收好后,繡娘正欲拾起繡針,身后卻傳來一道尖聲。
“家里干糧本就不多,你還日日要分出一撮喂鳥。
”沈母不知何時來了里屋,一聲怨,將本啄著食的雀兒驚飛了去。
繡娘捏著針,望著空空如也的木碟,咬了咬唇。
只片刻,她還是起身,低低地喚:“母親。
”面前的婦人身著柔緞,雖瞧著灼目,可細瞧卻也不難發現,那料子委實不算上乘。
但那卻已是繡娘日夜穿針引線,才能買來的最好面料。
沈母咳嗽一聲,有些哀怨地瞪她,“這幾日早春的風著實寒,我那驅寒的湯藥也快飲盡了…”繡娘將人扶至矮榻邊坐下,為她仔細捶著肩。
“馬大娘那托就快繡好了,到時便有銀錢為您買藥了。
”那細弱的拳落在肩頭溫溫頓頓,爽利的很。
沈母隔幾茬便會來尋刻舒坦。
她瞇著眸,喃喃道:“也不必如此惦念著我,倒是知奕,這幾日天頭未亮便去了塾,連飯也未吃一口。
”沈母扭頭看向繡娘,“晚時同張屠尋只山雞,回來烹了,為知奕補補。
”繡娘顫了下睫。
片刻后,還是應下。
“好。
”午時為沈母烹好了粥羹,又花了些時辰將那枚香囊繡好,繡娘這才背上編筐,朝鄉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