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的小蘿卜頭,她笑問:「大家都想嗎?」
「嗯,都想?!?/p>
「好啊,就這么辦?!?/p>
聽見她的回答,大家高興得跳起來,一陣歡呼聲后沖出教室。
學生和婧舒的對話讓薛晏揚眉,他已經在這里待了將近兩刻鐘,聽著婧舒用淺顯的故事講述書中道理,眼看學生一個個聽得眉飛色舞,不時提出問題,而婧舒也回答流利。
回想第一天講學,婧舒話說得坑坑疤疤、毫無自信,還得要他這個師兄來幫忙壓陣,沒想才幾個月功夫,整個人脫胎換骨了。
或許婧舒的學問不如柳夫子,但她對孩子有耐心、肯包容,把學生當成自家弟妹看待,孩子們有不懂的,她可以一再舉例、一再說明,試著用各種風趣的方式給孩子們講學,他不敢說孩子們的程度有飛速進展,但很明顯的,孩子們對于上課這件事充滿興趣。
背起窶子,婧舒打算去山上采些菌子野菜,自從爹爹生病,自己沒空打理后院那塊菜地后,想吃菜就得跟左鄰右舍買,雖花費不多總是心疼。
媛舒沒說錯,她確實揭省,但爹爹體弱、弟弟年紀尚小,常氏不懂算計,而媛舒……自己不期待她能貢獻什么,這個家想穩穩地撐下去,就得錨銖必較。
「婧舒?!寡﹃梯p喚。
抬眼對上師兄目光,她笑了,眉眼彎彎的,可愛的酒窩在頰邊若隱若現。
「師兄怎有空過來?」
薛晏是柳知學種下的善因,薛家孤兒寡母連生活都困難,在柳家還能靠前妻掙來的田地過日子時,柳知學沒靠教書換束修,只領著婧舒、媛舒及薛晏一起認字讀書。
媛舒一心想往外跑,柳知學無法,只能教導婧舒和薛晏。
這一教竟發覺女兒和薛晏天賦奇高,當然也有互相較勁的意味存在,兩個孩子都驕傲,誰也不肯認輸,因此得英才而教之的柳知學大樂,明里暗里鼓勵起兩人相爭。
薛晏確實是可造之材,十二歲就考上童生,知府大人惜才愛才,在他的提拔下進入縣學就讀,如今已經通過鄉試成了舉人,上個月進京參加會試,回來后不太說話,成天閉門讀書,大家以為他沒考好,便也略過不提,如今見他眉開眼笑滿面春風……
婧舒試問:「師兄,是不是放榜了?」
薛晏一笑,點頭。
「快說呀,考上了對吧?」
「是,再過幾日就要進京參加殿試。」
會試時他身子微恙、腹痛如絞,無法正常發揮,他自認為此科無望,便返家讀書,好為三年后會試做準備。
他本不想去看榜,但娘一催再催,不得不走這么一趟,沒想到自己竟吊在榜尾考上了。
「太好了,這事得快點告訴爹爹,他知道后肯定很高興。」薛晏可是爹爹的得意門生,每回提到師兄,爹爹都會捻著胡須樂上一回。
「先生的身體如何?」
「好多了,大夫說繼續服藥,兩個月之內能夠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