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贊
王秉臣面容陰沉,伸手向戶部尚書討要行例來看。
一目十行地將手中的紙箋看完,王秉臣登時陷入了深思。
謝玉琰這行例和條陳不是隨意寫的,能看得出來她支持新法,但又不是完全支持,這條陳上寫的那些,雖然沒有明說,但就是在質疑新法。
譬如,市易法允許商賈賒購貨物,但謝玉琰要求,必須經行會一同核查,方可放貸。免得市易務官員強行攤派商賈賒購。
“上面還提到了檢校庫。”
聽到這聲音,王秉臣抬眼去看,不知道戶部尚書什么時候湊了過來,一顆大頭就懸在他面前。
檢校庫是清點、管理遺孤財產、戶絕財產、無主貨物、有糾紛的財物、官府收繳的贓物的衙門,主要是替離世遺孤保管財產,定時從中劃出銀錢發給遺孤讓他們得以生活。等到遺孤長大成人之后,檢校庫再將代管的剩余財產交還他們。
所以檢校庫中有大筆銀錢和財物。
與其讓那些財物放著,不如拿出來放貸。
這樣既解決了市易務銀錢不足的問題,且貸出的銀錢充足,又能讓許多商賈因此獲利。
再者,商賈手中有貨物能抵給檢校庫,市易務也就不用行監督之責,若商賈還不上銀錢,那貨物自然就歸朝廷所有。
而且檢校庫賺了利錢,就能養育更多孤老,是有益于大梁百姓之事。
戶部尚書道:“這……”
話剛說出來,王秉臣終于忍無可忍地道:“我說過這與鶴春無關,鶴春如何了解這些?你們以為這些條陳對市易務有好處?”
市易務的提舉官耳朵幾乎立起來。
王秉臣道:“恰恰限制了市易務。”
“如果讓檢校庫拿出銀錢借貸,就要分走市易務的權柄,不能只聽市易務一家之言。”
“市易務想要的是將手中的財物全都借出,這樣官員才能有政績,反觀檢校庫先要保全庫中財物,所以在沒有得到足夠抵押物之前,不會輕易應允借貸。”
“如此一來,兩個衙門就會彼此制衡。”
“行會在其中,也要盡查驗、擔保之責,地位也就變得更加重要。”
提舉官登時傻了眼,他以為有銀錢來源對于市易務是好事,卻沒想到更深這一層。
“那……那該怎么辦?”提舉官結結巴巴地道。
戶部尚書有些相信,這些條陳是真的出自謝行老之手了。就似王相公說的那樣,王晏在刑部忙碌,而理清楚這些條陳,不是一時半刻能做到的。
這是又出了一個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