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時機
周廣源也為趙川著急,他想過許多法子,但是沒有一個能保證趙川為趙家伸冤之后,還能安然無恙地離開。
更何況……對于趙家來說,伸冤也是妄想。
當年衙署是在趙家鋪子里搜到了青白鹽,取了物證的,那看鋪子的管事也招認了,那些鹽就是趙大正吩咐他藏匿的。
可以說是人證、書證齊全,而且趙大正是畏罪自戕,臨死之前留下了絕筆信,承認了罪名,有這樣的物證在,案子很難被推翻。
就連當年那管事,也在回老家的途中得了急癥過世了。趙川又是從押解路上逃亡的,趙川若是去衙署,最終的結果就是被再度押入大牢。
周廣源這些人相信趙家是被人陷害的,卻空口無憑幫不上忙,只能依著趙川的意思幫忙打探些消息。
周廣源終于停下腳步,終于拿定了主意:“你在這里,我帶著人出城去看看。”
蔣奇卻一把將周廣源拉住,瞪著眼睛:“要去就一起去,將我留下是何意?當年趙家出事我就沒能幫上忙,現在還要縮起來,就算能躲過去……后面的日子還能過得安生?”
周廣源皺起眉頭。
“你們這些聰明人就是想的太多,”蔣奇反而先一步往外走,“反正也沒有好的法子,不如就順著自己心意行事……”
周廣源聽到這話,只覺得也有幾分道理,當下不再阻攔蔣奇,與他一同走出了院子。
小廝備好了馬匹,周廣源吩咐一番,命他們好生看家,再去給蔣家送個消息,就說他們有事要出城去。
家中人知曉越少越好,也免得擔憂。
這樣想著,二人拉過韁繩就要翻身上馬。
卻在這時候,蔣奇微微一頓愣在原地,周廣源沒發現蹊蹺,已經跨坐在馬背上,剛要低頭與蔣奇說話,余光卻掃到了巷子口,他也是一怔。
一輛馬車緩緩馳來,看到周、蔣二人,車夫勒住馬匹,然后車廂簾子掀開,一個女子從馬車中走出來。
那是……
周廣源道:“謝大娘子。”
眼見謝玉琰走到了跟前,周廣源才回過神,立即翻身下馬。
謝玉琰看二人的情形道:“兩位這是要去何處?”
周廣源沒有說話,蔣奇搶在前面道:“就是……要去……看看鋪子。”
謝玉琰神情淡然,顯然并沒有相信這說辭,她拿出那封提醒她的信函遞給周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