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是因此不得不加小心。
萬一郭家兄弟背后也有人呢?大名府那個(gè)謝氏還不就是如此?
“看來不能化龍了。”
早知道是兩條小泥鰍,還不如在家中聽曲兒的好。
……
除了這四家之外,還有人盯著這邊的事。
茶樓上,賀璠正與葛英一起閑話。
葛英笑著道:“聽說今日你們又要開私場了?”
賀璠面露得意之色,他也沒想到瓦子里的女飐角抵能引來這么多人,他在瓦子還有許多別的買賣,做的也都不錯(cuò),可不似女飐這樣,不但能收錢,還能以此與京中富貴人家交好。
他的錢財(cái)都要從這些人身上賺來。
賀璠就覺得,從前祖父那一套不頂用了,以后還要看他的手段。
賀璠道:“我這都是小買賣,哪里像表弟你,跟著姨夫走南闖北,不管什么貨物都能拿到手中,汴京中有兩成的鋪?zhàn)樱家稣棠銈儭!?/p>
(請)
來了
“哪里有許多,”葛英笑著道,“我們就是幫人運(yùn)貨,賺些辛苦錢罷了。”
哪止。兩年前大旱,大梁米鋪到處收不到糧,只有少數(shù)商賈手中有糧食,葛家就是其中一只,光是那次葛家就賺了不少銀錢。
賀家也是看準(zhǔn)了這個(gè),陸路不能與葛家爭長短,但他們可以在水路上插一腳,這才看上了汴水。
“表弟前幾日不是說要離京了嗎?怎么又留了下來?”賀璠道,“可是有什么事?”
葛英去夏府見了李夫人,李夫人提點(diǎn)他多準(zhǔn)備些廉價(jià)的瓷器運(yùn)去榷場。李夫人的話他自然得聽,于是準(zhǔn)備找到高家人,一同商議這樁事。
當(dāng)然不能光靠高家燒制廉價(jià)瓷器,但凡選去榷場的窯口,他都要去一趟。要知道一個(gè)消息就是一筆銀錢,燒的瓷器多了,還需要他們的商隊(duì)幫忙運(yùn)送去榷場。
就這樣葛英就留了下來。
雖然都是李家的姻親,葛英沒有與賀璠說的太詳盡。
“李夫人還讓我們打聽大名府謝氏的消息,”葛英道,“表兄在汴京到處都有人手,還要多多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