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就善于鉆空子,只要用銀錢就能買來人情,總能設法達到目的。”
工匠們的神情嚴肅起來。
謝玉琰道:“這樣的結果就是會讓名冊沒有用處,我們這番安排也就沒用了。”
這樣的事還少嗎?
往往都是為了眼前的私利,自己害自己。
“要想長久,應該在你們中間,選出正直不阿者,專門執掌此事,抓到不規矩的人,當眾審理。”
苗順和工匠再次下意識點頭。
每處陶瓷窯都應該有這樣的人,謝大娘子不去安排,而是交給了他們,可見對他們的信任。
這是讓他們自己管束自己,將來在鄉會上也能說得上話。
若是這事交給東家或是管事,日后再有這樣的集議,也就不用他們前來了。
苗順站起身向謝玉琰行禮:“大娘子,我們明白了。”謝大娘子為他們爭來這些,他們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否則將來再被東家欺壓也是活該。
不管其他人如何,他們最應該好好維護鄉會。
謝玉琰看向苗順:“我知曉你準備前去礠州,臨走之前舉薦幾個人給我,以后大名府的事,我就找他們。”
苗順應聲。
謝玉琰道:“謝七爺要重建謝家瓷窯,還要選出一些人過去幫忙,這次的修造石炭窯非同小可,不少雙眼睛都盯著,萬萬不能出錯。”
苗順鄭重地道:“大娘子放心,我們一定會做好。”
通過這次建窯,他們得告訴那些商賈,他們值這些工錢。
苗順等人帶著工匠離開楊家,他們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將石炭窯修好。
謝玉琰依舊在堂屋里喝茶,片刻之后,楊小山走進來稟告:“那韓泗在北城的一處客棧住下了。”
謝玉琰讓楊小山去衙署打聽消息,得知謝家瓷窯出了事,朝廷要另選瓷器去榷場,選哪家的瓷器,自然要落在行老身上。
這次推舉出來的行老叫韓泗,韓家在汴京開瓷窯,燒出的瓷器許多都送入宮中,自然是見多識廣。
楊小山道:“他們來了大名府,卻沒有去衙署貼告示,而是悄悄在城中住下,這般偷偷摸摸……定是沒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