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
謝玉琰看出馮巧娘的心思,卻沒有多說,有些事馮巧娘不必知曉,也不是馮巧娘現(xiàn)在該去思量的。
謝玉琰道:“之后有什么打算?”
馮巧娘有些不好意思:“我想留在汴京,聽說大娘子這邊要開印染坊,不知道還需不需要人手?我家中是開布行的,平日也會幫父親做賬目,對汴京周圍的布帛買賣比較熟悉……”
謝玉琰見馮巧娘有些靦腆,就主動問道:“那布帛的好壞,能不能看得出來?”
馮巧娘被問到自己熟悉的地方,立即眼睛一亮,身上的怯懦也去了大半:“絲綢需色澤瑩潤,染色均勻不褪,麻布以潔白或染深色后不泛黃為佳。再者絲帛應(yīng)柔滑垂順,棉布需挺括耐磨,我父兄去買布帛時,必須要動手拉扯,劣質(zhì)的布帛容易被撕裂。”
“還可以用火去燒,這些父兄做的時候,都不避我,我感興趣,他們還會耐心傳授。”
說到這里,馮巧娘想到自己的親人,眼睛更紅了些。
謝玉琰能看得出來,馮家必定好好養(yǎng)著馮巧娘,沒有將她關(guān)在內(nèi)宅之中,也造就了馮巧娘這般果敢的性子。
馮巧娘說到這些,話也愈發(fā)多起來,能看得出來她對布帛很是在行。
于媽媽給謝玉琰和馮巧娘添茶,然后又站在一旁。其實(shí)大娘子就是為了將話題引到馮巧娘擅長的事上。
也只有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認(rèn)識到真正的馮巧娘。
看馮巧娘對布帛用心的樣子,將來肯定錯不了。
謝玉琰果然點(diǎn)頭道:“慈云庵開了許多年的染布坊,但尼庵的人,一向只是等著善信上門買布,從未走出去過。”
“以后要將庵中的染布坊做大,就不能似她們從前那般,所以我這里缺一個信得過的管事。不但要懂得采買,還要把控布帛的好壞,包括每月印染布帛的數(shù)目、樣式,在沒有尋到合適的人幫忙的情形下,要做許多事。”
“我們與慈云庵從前的印染坊完全不同,她們并不會買賣太多布帛,染出的布帛優(yōu)劣不定,我要求以后印染坊色差不過三分,劣質(zhì)布帛不準(zhǔn)出染坊。”
馮巧娘有些躍躍欲試又有些擔(dān)憂。
謝玉琰道:“前三個月,我們要適應(yīng)石炭灶,不會染出太多布帛,這段日子允許你們出些小錯。”
聽到這里,馮巧娘整個人有些怔愣,沒想到謝大娘子真的讓她做管事?
謝玉琰道:“三個月內(nèi),你也得選出幾個人手幫忙。我從大名府調(diào)來些女眷,管事大約要三四人,其中一個與你平起平坐,遇事你們一同商議,其余兩三人聽從你們的管束。”
“前面幾個月,我去印染坊會多些,也會幫你們掌控大局。”
說完這些,謝玉琰看著還沒回過神的馮巧娘:“如何?能不能做?”
馮巧娘目光逐漸變得堅(jiān)定,她起身向謝玉琰行禮:“大娘子,我定能做好。”
謝玉琰露出笑容:“你都沒問我給你多少工錢,就這樣答應(yīng)了?”
“都行,”馮巧娘道,“大娘子說多少就多少,我信得過。”
“好,”謝玉琰道,“那明日你就一起去印染坊吧,我?guī)闳ヒ娨妰魣A師太。”
馮巧娘應(yīng)聲。
謝玉琰又道:“這處宅子后面,有一處院子,是留給女眷們居住的,你若是沒有合適的落腳處,可以先搬過去。”
(請)
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