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
謝玉琰聽著段大郎和楊小山說話。
南城碼頭上除了船工、搬卸貨物、香水行之外,食肆、驛鋪、客棧都需要人手。這么一來,自然更容易尋到活計。
鄭三爺道:“昨日還有人來我們這里尋雇工,請我們幫忙留意,若是有合適的人前去,每人給我們五十文錢做答謝?!?/p>
“這是將我們當成牙行了?!?/p>
謝玉琰道:“咱們不是牙行,也不與牙行搶買賣,可以幫他們留意雇工,但不收銀錢。”
對于商賈來說,收銀錢是最簡單的買賣,最難償還的是人情。
你來我往,才能路路暢通。
他們現在是開路的時候,無需忙著收攬錢財,反而要盡量爭取機會,與各路商賈來往,不管那些人是好是壞,對他們來說都有用處。
再說,一個人五十文錢雖是東家給,最終也會算到雇工身上。少了這筆銀錢,來尋活計的雇工才會更多。
她要的是南城碼頭的名聲。
鄭三爺道:“大娘子吩咐,南城碼頭定要潔凈,我也都安排了下去?!?/p>
每日來往那么多人,不去管束這些,很快就要臭氣熏天。
街面上要多增人手巡視,也要盡早告知那些來尋活計的雇工,一開始讓他們遵守規矩肯定不易,但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慣了。
買下這塊地,這里還不是她的,若是在這里立下了規矩,就不一樣了。
規矩是無形的銅墻鐵壁,在這里做活計習慣了,想法也能潛移默化地被改變。
她這里不能隨意打罵雇工、壓低工錢,習慣在這里做工的雇工,換了另一個東家,若是遇到打罵之事,可還會任由東家欺壓?
只要認同了這樣的規矩,就算離開她的鋪子,離開鄉會也沒關系。反正她想做的事,他們也在做。
謝玉琰看向楊小山:“郭雄和郭川的船隊現在如何?”
怕有人盯上這兩兄弟,一直沒有讓郭雄、郭川再來小院子,兩兄弟帶著船工來南城也只是像尋常商賈一樣,吃飯、歇息,看不出與他們相熟,但私底下楊小山會讓人來回傳遞消息。
楊小山道:“船隊除了運送石炭,已經開始攜帶貨物?!?/p>
郭家兄弟帶著船隊來往這么多次,算是徹底將這條水路打通了。
謝玉琰道:“咱們的瓷器也快運到懷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