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楊欽回來,張氏就問:“鄰里可說了些什么?”
楊欽搖頭:“不等他們開口,我先說,我每天早起都要背書,若是有打擾的地方,只管來知會。”
張氏笑道:“他們怎么說?”
楊欽面露驕傲:“讓我直管背,也好讓家中孩子聽一聽。”
似楊欽這般年紀,開蒙的本就不多,一般都是世代讀書的人家才會如此教授子弟。也就印證了楊小山的那番話。
吃過飯食,謝玉琰自然就去了河岸上,楊小山辦事利落,已然與賣家商議好價錢,謝玉琰就讓張氏去過了文書。
之所以讓張氏出面,是免得泄露謝玉琰的行蹤。
契書到手,湯興也尋來了船老大。
郭雄聽說兩個鋪子都被他們買了下來,不禁面露驚詫:“這是準備在這里做買賣?”
楊小山道:“我們東家準備在這里養花,所以兩處院子都要重新修葺。”
郭雄這下明白了,如果用來做暖房,之前的鋪子確實就不能用了。
“多可惜,”郭雄道,“好好的兩個鋪子。”
(請)
冒險
“也是沒法子,”楊小山笑著,“留下來……也不知曉該賣些什么。”
這個倒是。
郭雄點點頭,汴京的買賣與旁處的不同,不是誰都能做的。不管賣什么,都要先打通上面的關系,否則就會有人來找麻煩。
無論賣什么都要入行會,到時候官府就要來人索要物什,官府買東西只會給兩成的銀錢。
一家新鋪子哪里經得起這般折騰?也就只能關門了事。
郭雄對這些手段再清楚不過,否則他也不會淪落到汴水上。
“賣花也有行會,”郭雄提醒楊小山,“這些你們應該知曉吧?我勸你們早點打點打點,免得被人找上門。”
楊小山面露感激。
郭雄又道:“為何不去牙行尋騾車拉磚?”
“我們東家要的急,出去打聽過,從水上走更快些,”楊小山道,“而且,聽說你們收的銀錢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