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琰又伸手拉住張氏的手:“我知曉了。”
張氏破涕為笑:“那就好。”她的想法很是簡單,劉知府被抓了,日后大名府應(yīng)當(dāng)就會越來越好。
歇息片刻,謝玉琰換了衣服,才去堂屋里見謝子紹。
謝子紹和楊欽正在說大名府小報。
“只要朝廷不會下令禁止大名府小報,小報就是咱們這次得到的最大好處。”
楊欽不明白,他盯著謝子紹:“為何?”
“這還不清楚?”謝子紹露出一抹笑容。
楊欽發(fā)現(xiàn)這人笑起來的時候,就給人種漫浪的感覺。就像他倆第一次相見時一樣,楊欽總覺得這個人……不可靠。
事實證明,楊欽錯了。為了給生母伸冤,差點付出自己的性命,這樣的人值得他欽佩。
謝子紹道:“買小報的人多了,將來大娘子想要做點什么,只要刻印在小報上,很快就能流傳出去。”
“還不明白?”謝子紹從腰間抽出扇子敲了敲楊欽的肩膀,“譬如,大娘子想要向大名府外賣泥爐,只需要在小報上寫,有意者來永安坊楊家商議。”
楊欽本就聰明,只是差在閱歷上,聽謝子紹這么一說就都明白了。
“我們能寫,別人也能寫,到時候誰想在小報上刻印這些,都要來問我阿嫂。”
楊欽點頭:“對了。”
楊欽之前都沒發(fā)現(xiàn),這是個好買賣,怪不得阿嫂要在上面花那么多銀錢。家中的買賣當(dāng)中,就數(shù)小報最花錢。
“讓我想想,”謝子紹道,“小報上第一個刻印的消息,應(yīng)該與咱們的新窯口有關(guān),就是不知曉大娘子要如何寫?”
楊欽也跟著皺眉思量:“就只能直接寫,想要賣咱們瓷器的商賈,就來大名府……”
謝子紹覺得不會這么簡單。
現(xiàn)在新窯口燒制的瓷器,已經(jīng)算是有些名聲,但怎么能借著這個風(fēng),將火燒得再大些,順順利利賣出去一批,還得動一動心思。
兩個人都沒想出好法子,一道聲音剛好在門口響起:“二月初二,寶德寺會為大殿重建做一場法會。”
謝子紹眨眨眼睛,法會上賣瓷器?大和尚肯答應(yīng)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