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府等人被查之后,小報(bào)的名聲越來越大,最近不少讀書人都來尋她哥哥,言語中對哥哥、左尚英他們行事頗為推崇,最近又有幾個(gè)秀才為小報(bào)寫了些文章。
“我二哥借著小報(bào)也被人知曉,父親說,二哥因此拿了不小的好處,科舉之前得到這樣的名聲,是好事?!?/p>
父親到底為何這樣說,柳四娘也并不完全明白。
謝玉琰卻很清楚。
大名府這樣的重案,難免會(huì)影響政局,主考官會(huì)揣摩圣意,由此出題。
如何在文章中主張自己的觀點(diǎn),必須要言之有物。
柳二郎和左尚英等人參與了這樁事,寫起來自然更加合理,再與他們在大名府作為聯(lián)系在一起……
有了主張并曾付之于行動(dòng),決計(jì)不是空談,這樣的文章必定能脫穎而出。
還有一些深層的思量。
這次會(huì)試的總裁必定不是劉知府一黨,劉知府等人剛剛出了事,他們一黨的人,這陣子做事會(huì)謹(jǐn)小慎微。
柳二郎在大名府與劉知府對立,天然地就能博得總裁的好感,至少又能添色幾分。
可想而知,除非天資太差,否則柳二郎、左尚英這幾個(gè)人必定能考中貢士。
一路上柳四娘又與謝玉琰說了些京中之事。
“京里有幾個(gè)與我要好的女眷,早早就送信過來,讓我?guī)?bào)回去,她們定然更想見到大娘子?!?/p>
大名府小報(bào),可是謝大娘子所創(chuàng),提及小報(bào),誰也別想繞過謝大娘子。
柳四娘拉著謝玉琰的手說話,一直到了永安坊,這才與謝玉琰分開,下馬車的時(shí)候,柳四娘看到等在外面的商賈,不禁嚇了一跳,之后油然生出幾分羨慕。
謝大娘子雖是女子,有些地方卻比男子還要厲害。能自己做些事,而不是通過父兄,包括成親之后的夫家,那種感覺該有多好?
回到馬車中,柳四娘忽然喃喃地道:“我若是也加入謝大娘子的鄉(xiāng)會(huì),開個(gè)瓷窯,是不是也可以?”
這話嚇到了旁邊的管事媽媽,她急忙道:“四娘子可不能隨意說這些,若是被老爺聽到了定要罰你?!?/p>
“咱們是官家小姐,與那些商賈人家可不同,過些日子就算謝大娘子入京,您也不可將她請來柳家,與商賈來往密切,會(huì)給老爺招來彈劾。到時(shí)候您就知曉了,大名府不在天子腳下也就罷了,到了汴京,真正的官宦人家,明面上都不會(huì)理會(huì)那些商賈?!?/p>
“再說,咱們二郎還沒成親,不好與這樣的人有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