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漢子說話間又靠過來一個婦人,婦人指著其中一個潑皮:“嘴邊帶了一顆痣,手背還被我抓傷了,他說若是我再敢去水鋪,定要我好看。”
那潑皮下意識地將手縮進袖子里。
巡卒見狀也知婦人說的八九不離十,轉頭吩咐道:“將這些人都拿下?!?/p>
胡江想要掙扎,巡卒早有準備,三個人沖著他而來。
眼看著潑皮們都被拿下,婦人松了口氣,看向身邊的婆子:“謝大娘子真的能幫我們寫狀紙?”
“能,我家大娘子說了,這事與水鋪有關,我們得管?!?/p>
胡江這才發現,與那婦人一同前來的,還有一個管事打扮的婆子。
“劉訟師你該聽說過,”楊家管事婆子道,“我們永安坊的狀紙都是劉訟師寫的,他就在縣衙門口等著呢,在那邊的還有三四個苦主?!?/p>
胡江聽到這話眉頭登時緊鎖,他怎么也沒想到楊家還有這一手,悄悄地將他們要挾過的人都聚起來,還請了什么訟師,他在大名府胡作非為許久,還是
抓人了
于媽媽點頭:“要在這時候抓人,因為今天很重要,不能讓他們壞了事?!?/p>
楊氏忽然一笑:“這么看來,我跟著大娘子是對了。”
于媽媽深深地看了楊氏一眼:“你現在才知曉?”
楊氏臉上一紅,她自然不是,她決定來三房的時候就想清楚了,在于媽媽面前這樣說,就是示弱罷了,讓于媽媽知曉,她沒那么厲害,也不想搶于媽媽大管事的位置。
于媽媽向前走去:“咱們大娘子非常人能及,將來要做的事多著,要用的人手也多,別說你我二人,就算再來十個八個恐怕也不夠,所以有多大本事只管用出來,不必藏著掖著,反而讓大娘子不歡喜?!?/p>
有時候就怕奴婢聰明蓋過主子,難免要藏巧于拙。
但是在大娘子面前永遠不用動這個心思。
于媽媽活了這么大歲數,也是才知曉,人心能那般玲瓏透徹。
兩個人走到街面上,忍不住駐足,看著那忙碌的賣水人,于媽媽眼睛中有了笑容,楊氏在大名府這么多年,卻還不如謝大娘子來幾日。
幾個水鋪子,給大名府的清晨添了道景致。
大家步履匆匆,恐怕挑著的水涼了,這就是為何大娘子設四個鋪子,水鋪分布大名府的四廂,讓那些挑水、賣水的人就近盛水兜售。
真是都想周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