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紀大人的感激不用多說。
若不是紀大人,安丘縣大概率還是下縣,還不會有什么縣丞跟主簿的位置。
如今兩人能做官,都是因為紀縣令。
現(xiàn)在紀縣令任期到了,要去考核。
好像唯有祝愿,畢竟誰都知道,等著紀大人的必然是升遷。
倘若不讓紀大人升遷,兩地百姓都不愿意的!
但他們真的說不出來啊!
馬上趕過來的新任教諭孟懷魯眼含熱淚,他用擦擦眼角,隨即反應過來,這可是衙門新發(fā)的棉衣,必須小心使用。
孟懷魯來安丘縣之前,知道自己走運了。
真正接替依依不舍的宋教諭,才知道安丘縣有多好。
首先本地富裕,不僅包攬學生們衣食,夫子教諭們的也是如此。
跟其他地方清貧不同,他們?nèi)业囊率匙⌒校瞄T全都管了,時不時還有節(jié)禮。
再問到差役,還有其他夫子。
孟懷魯才知道,這是大家都有的。
因為這樣,那些差役們才不會因為沒有銀錢米糧去欺壓百姓。
畢竟衣食豐足了,若還不知足,逼迫百姓多給錢收保護費,那可沒理由了。
如果被發(fā)現(xiàn),范縣丞就會帶頭處置,遇到一個絕不手軟。
孟懷魯所在的縣學也是這樣。
倘若隨意問學生索要炭火衣食,什么樣的夫子都會被辭退。
這一條條規(guī)矩并非天生就有。
是紀縣令到了安丘縣之后,慢慢改善的。
孟懷魯甚至發(fā)現(xiàn),本地不管讀書人還是農(nóng)戶,都有種自信跟開朗。
他們都相信扶貧救弱,他們也相信禮義仁智信。
更相信讀書可以明理,還相信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所以本地讀書的風氣才那樣好,同時本地讀書人風氣不那樣浮躁。
遇到縣學里的蜂農(nóng)夫子們,也會客客氣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