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秒鐘之后,煙無域屏住的呼吸松開了,一號多人量子傳送通道沒崩毀。
沒崩毀,就說明大概率上成功了。
只要傳送過來的三個目標活著,沒有異常狀況,就成功了。
十秒鐘后,收到了對面星球傳送來的信息,測試目標全部存活,且沒有異常。
就是傳送成功之后,那個三衛想逃,被鎮守的九衛行星級一拳打成了重傷。
“繼續測試。”煙無域冷靜的下達了命令。
接下來,這三個測試目標,開始不斷的被扔進測試多人量子傳送通道。
一天的時間,三個人在每個通道,最少被扔了兩次。
而這,又是煙無域這一次測試的又一次重大技術改進。
多人量子傳送通道之前傳送行星級之后,量子波動恢復時間是二十四小時。
但經過這一次煙無域的技術革新之后,量子波動的恢復時間縮減到了十二個小時。
原來一天只能通行一次,現在一天就能通行兩次。
改進的意義,也極度重大。
不過,這樣的改進,也是有代價的。
以前,這些固化在星球的量子傳送通道,只需要投入少量的源晶,一千克起步這樣,就能激活啟動傳送,若多人量子傳送通道,若想縮短冷卻時間,啟動時,投入的啟動源晶,卻要一萬克源晶。
消耗增加了十倍。
當然,如果只投入一千克源晶,多人量子傳送通道的冷卻時間,依舊是二十四個小時。
非緊急情況下,傳送一次消耗一萬克源晶,有點奢侈,但緊張情況下,意義就非常重大了。
一天下來,一號到四號多人量子傳送通道第一次壓力測試完全正常,煙無域帶著煙姿與許退不斷的記錄著每一次測試之后的數據變化,感應著多人量子傳送通道的細微變化,極度謹慎和認真。
之所以這樣,因為按計劃,這四個多人量子傳送通道,其實也是為通天遠征軍或者藍星測試的。
一號和二號多人量子傳送通道,就是普通的多人量子傳送通道,三號和四號多人量子傳送通道,其實是跨星系多人量子傳送通道。
如果通天遠征軍要回家,用的就將是三號和四號多人跨星系量子傳送通道,所以,對于三號和四號通道,許退是格外的注意。
所幸的是,一切順利。
1月21日晚間,許退、煙無域、煙姿三人回到了白山星的臨時營地,因為量子波動冷卻的原因,休息半天之后,才會繼續進行測試。
其它人在休息,煙無域、許退、煙姿三人卻沒有在休息。
他們在復盤。
雖然測試成功了,但還是要仔細的檢查推算今天測試之后收集到的數據,看看能不能發現問題。
沒有問題最好,有問題,則要馬上改正。
不得不說,壓力測試,是最容易發現問題的。
眾人的復盤中,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三號和四號多人量子傳送通道需要重新煉制,這一道能量傳送通路,雖然穩定,但在收集到的測試數據中,它經受的能量沖擊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