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學校在每次期末的時候,都會公布年級前100名的名單,他并不是很在意這個,因為學校有多個不同的專業,涉及不同的專業課,卷子都不同,成績的橫向比較,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但是高職考班的內部排名,就不一樣了,這是精準地對高考成績的排名。
他緊蹙的眉頭緩緩松開,眼中掠過一絲清晰的、帶著份量的光芒——那是棋逢對手的認真,是對絕對實力的認可。那份輕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審視勁敵的鄭重。
他沒有猶豫,撥開身邊仍在議論紛紛的人群,徑直走向聞佳寧的座位。
全班的目光,包括剛從震驚中回過神、臉色煞白的陳濤等人,以及若有所思的班長呂啟晨,都聚焦在他身上,教室里再次安靜下來,充滿了無形的張力。
聞佳寧正安靜地整理著上節課的筆記,感覺到一片陰影籠罩下來,抬起頭。
潘宋豪站在她的課桌旁,居高臨下地看著她,沒有多余的寒暄,開門見山,聲音坦率而直接,帶著他一貫的風格:“考得不錯,聞佳寧。”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直視著聞佳寧的眼睛,清晰地吐出下一句,“你這個對手,我認了。”
這句話像一塊巨石投入水中,在安靜的教室里激起更大的無聲波瀾。承認聞佳寧是“對手”,這從驕傲的潘宋豪口中說出,份量非同一般。
緊接著,他的語氣發生了一絲微妙的變化,少了幾分平時的疏離,多了一份罕見的、近乎笨拙的誠懇:“數學,”他指了指榜單上兩人分差最大的那一科,“最后那道壓軸題,你的解題思路很特別,結果是對的。不過……前面步驟有優化空間。如果有搞不懂的地方,”他略有些不自然地移開目光一瞬,又迅速轉回,帶著一種“強者施予”般的直率,“可以來問我。”
這份來自班級最強者、昔日“輕蔑者”的公開認可和主動伸出的橄欖枝,在寂靜的教室里顯得格外突兀,也格外珍貴。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次分數的接近,更是一種對聞佳寧實力和潛力的正式接納。
聞佳寧仰頭看著他。潘宋豪的目光坦蕩,沒有了之前的居高臨下,而是平視,帶著一種對等審視的意味。她沒有表現出受寵若驚的欣喜,也沒有故作姿態的客套推辭。她的眼神平靜無波,只是在那份平靜深處,似乎有星火被這坦蕩的認可點燃。她極其坦然地點了點頭,唇角甚至微微上揚,勾勒出一個極淡卻無比真誠的微笑:
“好啊,謝謝你,潘宋豪。”
她的話語簡潔,卻清晰地傳遞出接受這份“強者之誼”的意愿。沒有卑微,沒有狂喜,只有一種棋逢對手、坦然受之的從容。
這一刻,教室里緊繃的空氣仿佛被這簡短的對話悄然融化。
激烈的競爭依然存在,目標(超越潘宋豪)依然高懸,但在冰冷的分數競爭之外,一種基于實力認可而產生的、帶著惺惺相惜意味的默契,如同初春悄然鉆出凍土的新芽,在兩個同樣驕傲而專注的靈魂之間,悄然滋生。
班長呂啟晨看著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
姚校長那次座談會后,他特意去了解過聞佳寧在原來汽修專業的成績和國賽奪金的經歷,那份扎實與專注讓他暗自心驚。
此刻看到潘宋豪的認可,他更加確認了自己之前的狹隘。他看著聞佳寧平靜接受幫助的姿態,再看看旁邊陳濤等人失魂落魄的樣子,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識到,這個看似單薄的轉班生體內,蘊藏著怎樣堅韌不拔的力量。
他作為班長,之前的態度,是否太過失職?一絲清晰的心虛和反思,沉甸甸地壓在了他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