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雙方實在不來電,也可以友好的協(xié)商退婚,畢竟是結(jié)親,不是結(jié)仇,所以古人真沒有我們現(xiàn)代人想的那么封建迂腐,可能有那么幾個奇葩,然后被記錄下來了,就導(dǎo)致一種幸存者偏差,以為那個時候大家都這樣。
真一直不相看的,基本都是有些問題的,比如三春,迎春是庶女,賈赦只會貪財好色,肯定不會管她,邢夫人又蠢,本人也沒什么眼界能力,不然也不至于嫁給賈赦當(dāng)填房,加上迎春本來的性格也綿軟,自然不會主動提起婚姻大事,所以就一直沒有相看,不然后面也不至于被污了清白,平白便宜了孫紹祖。
探春也是庶女,王夫人雖然看著對探春還不錯,主要還是因為探春會討好,但是王夫人本人就有問題,加之賈府沒落,王夫人主要的交際就只有王家了,王夫人不上心,探春也就只能這樣一年年的在大觀園里認(rèn)清現(xiàn)實。
惜春是寧國府那邊的,那邊就更加奇葩指望不上了,不然惜春也不會在榮國府呆著不回去。
然后就是薛寶釵,薛寶釵可是比賈寶玉還大的,她這么大年紀(jì)了一直沒有相看,就是盯著寶二奶奶的位置,所以就一直拖著,寧愿拖成老姑娘。
再來就是王熙書和王熙棠那邊,她們兩姐妹都已經(jīng)十六了,按理,早就應(yīng)該相看了,但是王子騰夫人好高騖遠(yuǎn),舍不得自己的嫡女低嫁,加之對庶女也不關(guān)心,而且王子騰也是這幾年才一直往上竄的,這就導(dǎo)致王熙書和王熙棠都沒有訂親,到現(xiàn)在還一直拖著。
而正常的,像史湘云,十一二歲,家里就開始相看了。
所以,黛玉的父母但凡在世,肯定也會很早就開始給她相看的,之后再慢慢準(zhǔn)備嫁妝都行。
所以,賈母如果真的想把黛玉嫁出去,完全可以一早出去交際,就算黛玉在守孝,她也完全可以透漏出這個風(fēng)聲,偷偷的跟男方父母說好,先有個意向,等出孝了再訂親這些都是可以操作的。
但是她完全沒有這樣做,甚至還光明正大的把黛玉和賈寶玉安排在一起。
這么明顯的暗示,賈府誰看不出來?
一切都順理成章,所以眾人眼中沒有任何奇怪的神色,被叫到這里的,除了邢夫人之外,沒有蠢人,大家多多少少都能猜出來一些東西來。
只是賈母的話音一落,王夫人就睜開了眼,只是她的眼神沒有看向賈母,而是看向了王熙鳳。
王熙鳳顯然也知道有人注視她,稍微一側(cè)頭,就和王夫人的視線交匯。
看到王夫人的眼神,王熙鳳就知道太太希望她來當(dāng)這個出頭鳥,當(dāng)
沈宴很生氣,姐姐是因為思念外祖母才回來的,可是每次一回來,就會有人惦記她的婚姻。
上次是王家,這次是賈家。
誠然,賈寶玉不論長相還是人品都比那王高翊和王高洪要好上很多,但是那又如何?
全京城的男人是都死絕了嗎,就必須得這兩家找一個不成了?如果是嫁給這樣的人,有這樣的婚姻,那他寧愿姐姐單身一輩子。
只有賈寶玉,一開始,賈母提出這個提議的時候,他眼睛都亮了,要不是被王夫人警告的看了一眼,他立刻就要高興的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