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也不推脫,用朱砂給兔子燈點上了紅彤彤,圓溜溜的大眼睛。
“真好看。”她自夸道。
只是,做一盞燈似乎有點少,安然又挑了挑,選了個圓形燈籠架子,一面畫上了柿柿如意,一面畫上了年年有魚,看上去喜慶極了。
“哎呀,九哥,我覺得應該不是這樣貼的,這個應該放在這!”十阿哥從未覺得他的九哥這樣笨過。
九阿哥覺得自己沒有錯,振振有詞道“胡說!我看就是放在這,你看,就這樣。。?!?/p>
“咔嚓!”
木質的架子裂了道縫。
九十:。。。。。。
十阿哥嘀咕:“都跟你說了不能這樣弄了。”
九阿哥嘴硬:“這些外頭買來的東西,用的一看就不是好木頭,脆的很,改明兒,我親自做個紅木燈籠給你。”
胤禛瞧不下去,隨手拿了兩個已經做好的荷花燈,一人手里塞一個道:“我要帶著你小四嫂去河里放花燈,你們可要跟去?”
“去!”兩人異口同聲。
離半日閑不遠處就有一條河,正好途經白日看到的那家酒樓,此時酒樓看臺前面圍滿了人,看上去是酒樓掌柜的站在臺上,扯著嗓子喊道:“這最后一個燈謎,半部春秋,打一字,誰先猜出來,誰就能拿到我手里這盞琉璃燈!”
“呦!這燈可真好看啊!”
“要不少銀子吧?瞧這亮的!”
“半部春秋?這是什么字?有人能答上來嗎?”
“我又不識字,我哪兒知道!”
正吵吵嚷嚷間,一道清亮的男音沖破人群:“掌柜的,小生愿意一試!”
眾人紛紛讓開,就見一長袍男子上了看臺,對著掌柜行了一禮:“掌柜的,小生愿意一試?!?/p>
“咦?”郭必懷看清那人,訝異道:“是他?”
“你認識他?”胤禛問。
郭必懷道:“回主子爺的話,他原本是京郊附近王家村人,名叫王卓,字柏元,乃是個童生,但時運不濟,一直沒考上秀才,后來因家窮便不再讀書,有人求到奴才頭上,央奴才給他安排個賬房,奴才便把他安排在了藥材鋪子那邊,沒想到今日竟能遇到?!?/p>
“那倒是巧了。”
看臺上,王卓聲音堅定,答道:“半部春秋,乃是秦字,可對?”
人群先是安靜了一瞬,后像是反應過來,紛紛起哄道:“對!對!”
“自然是對的?!闭乒裥Σ[瞇的將手里的琉璃燈遞給王卓:“這燈您拿好?!?/p>
“多謝掌柜的。”王卓抱了抱拳,接過琉璃燈,輕聲問:“不知掌柜的可否介意小生將其賣出?”
掌柜的一愣,后又看到王卓面容清瘦,身上穿的袍子還打著補丁,便知這后生怕是家中貧窮,但這后生能猜出這字謎,想來心中自有溝壑,他也樂意結交這個善緣,聞言便笑道:
“這琉璃燈已經屬于你了,它的歸處,自然由你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