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姍齜牙,眼尖,在地上泥縫里看到一顆豌豆,肯定是小氣大娘不小心掉的,趕緊撿起來揣兜里,關上門,蹲后院,開始自給自足。
家里的灶盤的是一大一小兩個灶眼,大灶眼放了大鐵鍋,小灶眼放了個砂鍋。
灶晾一天了,這么熱的天,已經干透。
做門窗和家具用剩的木頭渣子,汪大娘都用一個破籮筐給她收撿在灶前,能煮上兩頓飯,回頭她得記得去撿些柴火回來。
點燃火,黃橙的火焰呼呼往上躥,壘灶臺的師傅手藝不錯,少用柴,火還旺,還是無煙灶,油煙不會到處亂飛,這手藝真超前。
先在瓦罐里悶上一大鍋米飯,再用野兔子的一塊油皮,簡單給鐵鍋開個鍋,洗干凈后,起鍋燒油。
油是楊家將和東西一起送過來的,她催生的菜籽榨出來的油,香得很。
油老了,倒兔肉和生姜下去爆炒,沒辣椒沒佐料,將就著吃,明天記得去供銷社買。
炒得差不多了,倒水悶煮。
拿出在單位倉庫拿的小泥爐,把自己以前那個破瓦罐放上面,倒上水,清燉野雞。
燉煮的功夫,把剛剛在地里催生的蔥姜都收撿好,放廚房角落,隨時能用。
又催生一批裝上,給宗政老爺子他們送去。
隨后再拿出蘿卜土豆催生,這個是自己吃的,一樣弄了百十來斤,弄好就堆角落。
空蕩蕩的廚房,充實了不少。
有異能量護著,十天半個月都不帶焉巴的,何況這兩樣本身保存時間就長。
再拿出紅薯催生,后院那點地,一次性就能催生四十來斤,自己吃催生一次就夠了。
挑選出二十來根大小勻稱的,用余燼捂上。
拿出黃豆和剛剛撿的豌豆一家一半地的催生。
黃豆種子多,循環五次就差不多兩百來斤。
熟透的黃豆稍稍晃晃豆桿,豆子自己就嘩嘩往下掉。
豆子收撿好放袋子里,豆桿堆灶前當柴火。
豌豆來回四次,才有足夠的種子,種滿整塊地。
又反復催生了兩次,得到五十來斤,然后停手。
這些東西都弄得差不多了,又催生了一次葡萄和橘子,中途抽空削了幾個土豆,剁成大塊放在兔肉里。
等葡萄和橘子成熟裝框,兔肉也差不多好了。
屠姍留了些白米飯后開吃。
一大鍋飯,加兩只野兔和四個土豆,不到二十分鐘,吃得一點不剩,連鍋底的湯水都用米飯沾了吃得一干二凈。
洗干凈鍋灶,瓦罐里的野雞也軟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