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天縱奇才
對于自己的實驗室,朱簡烜沒什么不滿意的地方,也沒有什么特別滿意的地方。
反正這個時代也只能這樣了。
所以全程沒什么表情的聽完了管事太監對其他設施的介紹。
最后來到了安放蒸汽機的廠房,宋問道親自給朱簡烜介紹蒸汽機的時候,朱簡烜倒是有了一些小驚喜。
很多現代人想到機械設備,基本都是非常復雜精密或者龐大的東西。
提到蒸汽機的時候,腦子里面浮現出來的,甚至可能會想到蒸汽朋克風格的畫面。
但是最初的蒸汽機結構真的非常簡單。
就是一個鍋爐配一個金屬氣缸,加上幾根管子和幾個閥門,最多在加上幾個水缸和水桶。
他們的主要用途是提水。
但還沒有后世典型的水泵結構,當時的工作邏輯有點類似注射器吸水,利用氣壓變化來形成抽力。
首先燒鍋爐,用蒸汽充滿金屬氣缸,然后關閉氣缸的進出口閥門。
再在氣缸內外噴淋冷水降溫,氣缸內的蒸汽也隨之凝結,氣缸內的氣壓也迅速降低。
此時打開進水的閥門,就能把下方的水“吸”上來。
然后再關閉進水閥門,打開排水的閥門,將抽上來的水排到外面。
接下來再次給氣缸注入水蒸氣,如此循環往復。
紐可門蒸汽機的主要改進,是將抽水用的容器與氣缸分開,用活塞連桿推拉專門的提水器。
瓦特對蒸汽機的早期改進,主要是將冷凝環節從氣缸獨立出來,避免對氣缸反復降溫浪費熱量。
自己眼前這臺宋氏蒸汽機,也已經達到了瓦特早期改進階段的水平。
可能比瓦特本人現在正在制作的都要成熟。
只是工作的過程中仍然要反復開關閥門,沒有辦法自動循環往復工作。
宋問道介紹他的設計的時候,雖然明顯是帶著幾分驕傲的,但本人的興致也明顯不是很高。
他顯然不認為眼前這個五歲的小皇子能懂他說的東西。
包括燃料的利用率,潛在熱量的浪費,氣壓和功率的計算等等。
不過朱簡烜實際上能大致聽懂他的思路,只是理解起來稍微有點費勁。
不是因為內容太深奧了,而是太粗淺而且不成體系,關鍵不是自己習慣的那套說法。
朱簡烜等宋問道的介紹告一段落的時候,就直接問了一個問題:
“宋工有沒有考慮過,如何讓蒸汽機自己持續運轉,而不是每個循環都要開關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