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歷史的倒車
在大明皇帝朱仲林的眼中,自己新得的這個孩子絕對是個天才。
朱簡烜在八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清楚的呼喊父母了。
出生剛滿一周歲的時候,就能夠說出成句的話了。
同時對書籍表現出了超強的興趣。
在身邊有人看書的時候,他都會非常好奇的跟著看,還會詢問書上的字是什么東西。
朱仲林親自解釋了幾次之后,就專門安排了幾個識字的宮女,朗讀各種書籍上的內容給朱簡烜聽。
朱仲林很快就確定,朱簡烜最感興趣的書是歷史類的,特別是崇禎朝以后的大明和世界歷史。
然后就是朝廷現有的刑律和日常公文,以及涉及到民間具體事務消息的報紙。
這么小的孩子不但喜歡歷史,還對嚴肅的律法和民政感興趣。
這讓朱仲林這個皇帝更加的驚嘆和欣喜。
朱簡烜聽書的同時也自己看書,很快就認全了書上的絕大部分文字。
那就是自己前世最熟悉的標準漢字,也就是俗稱的簡體字。
只不過朱簡烜沒有馬上表現出來,故意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才展現出了可以獨自看書的能力。
在剛剛兩歲半的時候,朱簡烜自己主動要求后,開始在老師指導下練習寫字。
到朱簡烜三歲半的時候,就已經能夠寫出非常周正的文書了。
普通孩子十歲的時候都未必能做到這些。
以至于,朱仲林在朱簡烜剛滿四周歲的時候,就要開始考慮自己這個天才孩子未來的安排了。
不過朱仲林不知道的是,四歲的朱簡烜自己也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了。
朱簡烜現在已經基本弄清楚大明朝是怎么續命成功的了。
按照自己聽到和讀到的史料,崇禎十七年以前的大明和世界歷史,與自己記憶中的那些基本一致。
但是一到崇禎十七年,歷史就開始出現明顯的偏差。
崇禎皇帝一改往日的猶豫不決,突然非常堅決的要求朝廷立刻南遷。
但是很大一部分官僚和幾乎所有勛貴仍然極力反對南遷。
朱簡烜判斷,這應該是因為朝堂的官員和勛貴們的關系網和利益鏈都在北方。
他們跟著朝廷突然遷到南方之后,就要在別人的地盤上重頭開始經營了。特別是勛貴武官幾乎變得一無所有了。
不過當時李自成已經在西安登基稱帝,然后很快就揮師出關,直奔當時北京城而來。
李自成一路上勢如破竹,沿途大量的官員望風歸附。
京城的官員和勛貴們收到李自成逼近的消息,終于不得不接受了崇禎皇帝的南遷命令,然后就是一場集體倉皇南逃的戲碼了。
崇禎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