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木青知道,她能評上。
她馬上是副教授了。
北京(三)【三更】張斬。……
在創意節分別以后,ronald再也沒回到東星。
他終于是辭職了。
ronald說他真的在準備著拍電影了。
他想要做的一直都是拍電影。
不是拍廣告。
雖然目前沒有什么資金,也沒有什么團隊,甚至沒有一個劇本,可他總歸要先走出去,要先做起來。
這世界有太多的人想了一輩子、籌備一輩子,卻始終都沒開始過。
ronald說,他想拍的第一個故事是關于自己母親的。
ronald的母親早早過世,當時ronald剛大學畢業。他說他母親在世時他從未嘗試理解過她。
他的母親喜歡講述過去,還喜歡抱怨現在。她跟每一個她剛剛才認識的人講述自己年輕時的那些故事——講述自己是大學的骨干成員、講述自己是單位的培養對象,再抱怨她現在的生活,“婆婆媽媽”,家長里短的——抱怨自己跟丈夫的種種矛盾、抱怨自己跟公婆的種種齟齬、甚至抱怨自己跟兒子的種種沖突。他當時感覺煩,也感覺丟臉。
可ronald其實是敏感的人。中年以后,他突然就明白了她,也愧疚于此。畢竟媽媽永遠聽不見了。
于是ronald想“幫”他媽媽“認識”更多外面的人,甚至外省的人、外國的人,讓他們都能聽到她的故事——他的媽媽喜歡講述的故事。
跟他媽媽贖一種罪,那個罪孽叫作“忽視”。
ronald離開之前東星的人自然是送別了他。
大家布置場地,寫了卡片,祝愿ronald能實現夢想。
而再次見到ronald,張斬其實感覺對方的狀態好了很多。
拿到這種大獎以后選擇辭職、實現夢想,他的勇氣非同尋常。畢竟在這圈子,拿獎后就是“大佬”了,光鮮靚麗的,可ronald竟然就此“退隱江湖”了。
ronald對張斬說:“謝謝你,zoe。民俗街的這個項目……是zoe你發現的項目,也是你給的idea,你提的案,還是zoe你找的團隊做的packa。我之前沒離開東星可能也是想在本行先干出點什么、拿到點成績,才好告訴自己我并沒有荒廢前半生,也并沒有虛度幾十年。我雖然是‘蹭’的獎項,但——”
他繼續說:“憑著經驗,我好像也給過一些修改意見哦。”
“當然。”張斬說,“很重要很重要。”
ronald說:“哈哈。”
這當然是真實的。
比如,“其他畫面做成黑白,但‘非遺物品’做成彩色”就是ronald給的建議,一切果然就不一樣了。
他們是一個團隊。
而ronald是創意總監,是創意leader。
在戛納上拿到獎項,同時服務華想十幾年,他也算是伴隨華想一步步地走到今天的。
從那一年華想集團宣布自己要做手機起,一年年、一代代下來,他陪著華想手機部門從寂寥走到喧囂,有過許多好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