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的科技公司也全都在介紹產品,什么輿情監測工具,什么軟文生成工具……
而最大的會場之內——也就是電影宮的grandauditoriulouisière內,今年戛納國際創意節又邀請到了科技巨佬給廣告人開講座,時間就是這兩三天,張斬也是打算挑著去聽幾場的、去感受下的。
這不稀奇。
前年國際創意節的官方邀請到了nvidia的ceo黃仁勛站在臺上發表演講,去年則邀請到了x的掌門人馬斯克以及openai的ctoira與全世界最大那家廣告集團的ceo討論行業發展趨勢。年年都是人山人海。
今年想必也會是如此。
“哈哈,”張斬看著那些展臺——它們周圍人頭攢動,心情復雜地說,“真不知道是戛納創意節,還是硅谷電子節。”
“是啊,”策略大佬同樣感慨:“好些年前就已經這樣了。”
技術已經顛覆行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這些年來,連戛納都已經將無數的“全場大獎”頒發給了科技公司發明出的各種工具,從2016年google的圍棋ai“alphago”獲得創新類的全場大獎開始。
有人樂觀,認為技術、創意可以雙向奔赴互相成就。
有人悲觀,認為“思想”不再重要,也不再閃光了。
在酷炫的技術之下,連來這里的全世界最優秀的廣告人們都羞于再談論“創意”了。他們更加不敢提及什么“打造品牌”“維系品牌”,他們甚至都不知道他們正在充當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他們還在絞盡腦汁,可那些ai一分鐘便能“想”出來100個創意,再用十分鐘做abtestg并且不斷改進創意,再十分鐘后,拿出一個完美的“解”。
或者,他們還在挖空心思地思考如何能讓創意吸引產品的目標受眾那時,大廠已經在全網絡排查過了用戶信息——所有人都搜過什么、看過什么、聊過什么,然后安排“一鍵推送”,他們告訴品牌方們:創意并不是必要的,技術才是,錢應該被花在這里。
無人知道,“創意”是在破繭重生,抑或是在垂死掙扎。
然而即使這樣,海灘上,除去那些科技公司,品牌商、代理商依然在講述著“建設品牌”,堅持不懈地,甚至是喋喋不休地。
有前幾年的大獎得主在回答著各種問題。在這些人的身上張斬依然可以見到傳統廣告人的智慧。
一些人圍著他們,也依然在做著汲取智慧、激發自己的嘗試。
…………
按照自己原定計劃,逛完展位、聽過講解后,張斬便告別東星公司的小伙伴們,去了一個給女性的特殊活動。
活動地點是在酒店頂層一間活動室里。
在展覽區,它總結了這個行業女性力量的歷史變遷。
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
最初,她們只能成為秘書,然后,她們只被允許參與那些女性產品,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今后的路還非常長。
到時間后張斬悄悄走進里面的活動室。有好幾個女廣告人坐在房間的沙發上,她們正在等待分享她們對主題的諸多體會。
主持的人介紹了她們:其中有國際4a總公司的ceo,也有國際4a總公司的首席創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