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約20年幾前起,中國公司開始能在這個地方有斬獲了。
一開始是銅獅獎,而后是銀獅獎,再然后是金獅獎,再再然后是鈦獅獎。一開始是平面類,而后是其他類。
到了現在,每年中國都會有斬獲,且不止一項。
這個比賽類別太多,大陸地區21年拿了10個獎項,22年拿了9個獎項,23年4個,24年5個。
當然了,去年的“5個”以及前年的“4個”在數量上是滑坡了的,獲獎數量與大陸區市場規模并不相符。
廣告界也普遍認為,這幾年,想要獲獎變得困難了。
現如今,越來越多地,評委們會傾向于用“影響力”考察戰略。
也就是說,必須要有社會意義。
你需要能幫助就業、你需要能緩解貧困、你需要能……很單純地推廣產品已經無法打動評委了。
可實際上這并不太是中國客戶喜歡的事。
打個比方,前兩年中國大陸捧回來的鈦獅獎,是某啤酒干了整整三年多的一個戰略。科羅娜要搭配青檸,而中國本身并不具備高質青檸,長期依賴進口青檸,于是,此品牌到“中國檸檬之鄉”的四川安岳,與當地政府、研究機構以及農民進行合作,花了整整三年時間,終于成功種植出了高質青檸,也解決了許多農民的貧困問題,于是評委認為這個項目“兼顧了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
然而這些需要機遇,絕不僅僅需要創意。
可……傳統文化一條街?
張斬想:它好像還真的算是“兼顧了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
推廣、保護傳統文化,讓傳統的手藝人們提高了曝光贈加了收入,又讓全國的普通人清楚了歷史了解了文化。
而且活動效果非常地好,幾支廣告的播放量簡直可以算是“驚人”了,也有大批人因為廣告去民俗街學習技藝,曹木青的論文里面這些數據非常豐富。
“仔細想想確實合適。”張斬也不胡亂謙虛,她笑道,“那就送去吧。萬一呢?”
ronald說:“嗯。萬一呢?說起來,那玩意兒我也想拿。我這輩子也就當年入圍過一次幼獅,但沒得獎。當時正好卡在30的‘幼獅’門檻,哈哈哈哈。說起來還是遺憾的,畢竟當年就差了一點。可能因為這個遺憾吧,我一直還在干這個,總歸是想有點成績吧,給幾十年畫個完滿的句號。我也說不好。”
“……嗯。”
張斬知道,ronald真正想去做的,是電影。
也許真的因為還有一些遺憾,ronald才至今無法拋下廣告行業。
成功后再隱退江湖,與成功前就轉了行當,感覺確實是不一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