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到直接把人丟去非洲是嗎?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你把你兒子打成滾地葫蘆,因為這就是你最狠的報復手段了。”
“而人家只打一下就把老婆帶走,是因為人家事后還可以把兒子丟去非洲看長頸鹿齜牙。”
“……我要貸款找人弄你!”
“你還得起嗎就貸款?”
這堪稱毒辣的對話,也上了營銷號的搬運頁面,不過更多的人還是在求看葉總的感情史。
而自然有營銷號博主見到了這個流量熱點,各種各樣的推測以及八卦層出不窮。
但介于他們匱乏的想象力,這些推測和八卦無非就是妲己論,真愛論,家產論。
直到一個剛剛注冊的營銷號出現,終結了這些營銷號博主想要蹭流量的行為。
因為這位用堪稱寫論文的能力,給所有人呈上了一份數據清晰的吃瓜報告。
從兩年前葉總在國外發的自拍到他難以置信的‘他怎么能這樣’,再到他一年前元旦時發的一雙手交疊的照片和情人節當天發的‘為什么又是他們家?’
甚至連葉總十二年前在qq空間發的‘他為什么會是這樣的人!’
全都挖了出來,這個博主甚至能結合那段時間葉氏集團和秦氏集團員工在網上發的消息來判斷,他們當時的心情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他甚至還做了數據表格,乃至柱狀圖和扇形圖,立志于讓所有人在點進去看過后的第一眼就能明白那天發生了什么事情。
這條博文一出,頓時讓所有的流量營銷博主黯然失色,吃瓜群眾更是海豹鼓掌大喊著“世界上需要更多像博主這樣的吃瓜人!”
不過博主面對評論區求寫他們心理活動的評論倒是嚴謹地表示。
“不是當事人,寫不出來。”
博主的坦誠倒是博得了評論區的觀眾老爺們的一致點贊,畢竟營銷號不管怎么寫都有引導風向的嫌疑,還不如就這樣數據清晰地往上一放。
反正他們會根據數據自己腦補他們當時的情況。
抱著這樣的想法,這些觀眾們也開始紛紛在評論區猜測起他們這一家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葉總肯定是沒有什么問題的,除了審美太統一了些,人家30了才談三段戀愛,并且每次戀愛都間隔半年以上,這已經是正常人當中的正常人了好吧。
倒是秦總他們那一家子人,讓觀眾開始猜測葉總究竟能有什么魅力,讓一家子人全都往他身上栽,看樣子還是栽的死心塌地,死不悔改,死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