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飯館出來,我沒有直接回公司,而是去了一趟律師事務所。
”林先生,您這是要告誰?“孫律師推了推眼鏡,一臉專業(yè)。
”我要告錢總敲詐勒索、惡意中傷。”我把這段時間的遭遇詳細說了一遍。
孫律師聽完,眉頭緊鎖:“證據(jù)呢?光憑您的敘述,很難立案。”
”我有錄音。”我拿出手機,“上次錢總威脅我的時候,我偷偷錄了音。”
孫律師聽完錄音,搖了搖頭:”這個只能證明他想收購您的店,威脅的部分不夠明顯。您還有其他證據(jù)嗎?”
其他證據(jù)?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對了,供應商老陳!他承認收了錢故意提供問題食材。”
”他愿意作證嗎?”
這倒是個問題。老陳那個墻頭草,上次反水過一次,這次未必靠得住。
看著我為難的樣子,孫律師建議道:”林先生,打官司是下策。您有沒有考慮過通過媒體曝光?輿論的力量有時候比法律更有效。”
媒體?我眼前一亮。
離開律師事務所,我給老同學小劉打了電話。小劉現(xiàn)在是本地晚報的記者,專跑社會新聞。
”老林?稀客啊!”小劉的聲音還是那么爽朗。
”小劉,我需要你幫個忙。”我開門見山。
”你說,能幫的一定幫。”
半小時后,我們在一家咖啡館見面。聽完我的遭遇,小劉氣得直拍桌子。
”太過分了!這錢總真不是東西!”小劉義憤填膺,”老林,這事我管定了。不過,我們需要確鑿的證據(jù)。”
”我有錄音,還有”我猶豫了一下,”我得去找老陳。”
”哪個供應商?”小劉眼睛一亮,”如果他能出來作證,這新聞就炸了!”
說干就干,我立刻給老陳打電話。
”喂?林老板?”老陳的聲音有些慌張。
”老陳,出來聊聊吧。”
”我我沒什么好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