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時,有槍的撞針撞擊底火,使火藥燃燒產生氣體把彈頭彈出。
彈頭和彈殼結合需要八個步驟……復雜而且對工藝要求高。
效率自然就低下。
“廠長,什么是銅覆鋼子彈?”
“所謂的銅覆鋼子彈簡單來說就是在鋼的外表裹上一層銅,讓子彈既保持了鋼的硬度,又有了銅的特性。”
如果全是鋼,子彈在發射時高溫會讓彈殼膨脹,影響彈道從而影響命中率。
而銅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在發射時不容易膨脹,彈道也會變得更穩。
不過,銅的特點是在潮濕的環境下容易損壞,所以保存是個問題。
兩者相結合,互補,完美。
“我們現在用的子彈的彈體幾乎都是黃銅,不僅成本高,還影響生產效率……”
“我剛路過子彈生產車間的時候發現,你們的銅原材料已經沒有多少了。”
“所以,我們只能用僅有的銅原材料來制作銅覆鋼子彈。”
“這樣一來可以很好地降低成本,還能提升子彈的生產效率。”
以58毫米的子彈為例,它需要銅鋼總量為625g,一顆子彈的成本只要三分錢。
如果使用純黃銅制造子彈的話,成本要去到4角。(以上都是20年的物價)
必須降本增效。
現在,林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抗鷹而準備。
抗美援朝需要多少子彈?
這又能節省多少錢?
對于一窮二白的龍國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趙天明一臉驚呆而崇拜的表情:“原來,子彈還能這么造?”
劉子文:“廠長,你剛說需要鋼,可我們哪來的鋼?”
“手榴彈車間外有不少鐵,銅覆鋼需要用的是碳鋼,我們可以在鐵中加入碳,經過冶煉便可以形成碳鋼。”
這點技術難不倒林天。
怎么說,林天前世也是西工大的全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