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由于《流行偶像》的緣故,這個企劃案在創新性有所不足,但整體的設計,基本上是按照《美國偶像》的流程。
劉進為啥知道?
2025年上網搜一下,別說美國偶像的企劃案了,你就是搜《好聲音》的初始企劃案也能找到。
劉進努力回憶當初他看到的企劃案內容,并且不斷與美國偶像節目的流程相對照。
一杯啤酒喝完,他也停下了寫作。
目光,落在旁邊一個中年大叔放在桌上的報紙。
他眸光一閃,說道:“對不起,能看一下你的報紙嗎?”
大叔正在和其他人聊天,頭也不回,揮了揮手道:“拿去?!?/p>
劉進拿過報紙,便看了起來。
這是解放報的娛樂版,上面有昨天發布會的消息。
劉進的照片,堂而皇之在艾莉婕照片的旁邊。
嗯,這個時候的解放報,還不是那么右。
不像后來,整個風格都發生了變化,對華各種詆毀污蔑。
大體上這個時期的解放報,還算公正。
一開始,他是一份左派報紙。
銷量不是太好,于是慢慢偏右,竟然成為法國的主流報紙,銷量暴增。
由此可見,法國社會對華的態度,基本上也就那樣。
怪不得后來軟飯馬左右橫跳,也是因為他要追隨大流……
報紙,對艾莉婕的專輯頗為期待,認為艾莉婕和洛朗·布東納合作,一定會有一個好成績。
(應該是公關的結果)
但對于劉進聲稱艾莉婕這張專輯能突破400萬銷量,卻報以懷疑的態度。
畢竟從九十年代以來,法國歌手能在全球創造爆款專輯的人并不多。
瑪蓮·法莫也不行。
上一個創造驚人銷量的,是席琳迪翁。
但在大多數人眼里,她那張專輯之所以能銷量驚人,有席琳迪翁個人實力的緣故,但更多則是借了《泰坦尼克號》的東風。艾莉婕一個剛出道的歌手,想要突破400萬銷量,根本不可能。
而后,編輯對劉進提出了質疑。
艾莉婕說他創作的《天使愛美麗》是一部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