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和楊戩從紫霄宮回來的第二日,武王姬發順應天命登基為王,封大將軍南宮適之女南宮邑姜為王后,改朝歌為鎬京,國號為周。
他本想給黃飛虎、李靖以及闡教的弟子們盡數封候拜將,奈何天庭昊天玉帝有旨責令姜子牙盡快于封神臺封神點將,因此眾人拒絕了人間的官職,但周朝剛剛立足,邊疆紛擾不斷,各個小國都想試試周朝的水究竟有多深,收到邊疆戰報的武王煩惱不已,他第一時間想的還是去向丞相姜子牙求教,然而此次姜子牙并沒有明確告訴武王應當如何做,而是對武王說到:
“大王,姜尚不日便要離開大周,受師父旨令前往昆侖山閉關修煉,恐怕難以再幫到大王了,因此大王您需要用自己的智慧思考如何去管理好一個國家,子牙相信大王會做到的,畢竟臣與大王從初次相見至今,大王真的穩重了許多,已經頗具帝王之氣了,大王自己也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是嗎?臣相信大王一定會成為一位千古明君的。”姬發滿懷離別之愁苦,對姜子牙不舍的說到:
“自父王離去之日,發兒便承蒙相父教導,才能走今日之成就,本以為我們勝利以后就可以與相父以及兄弟們共享這太平天下,卻不知離別之日到來的如此之快,發兒定會謹記相父的教導,做一個千古明君,發兒也希望等發兒有所成就之日能與相父再相見。”
“一定會的。”姜子牙微笑的看著姬發說到。這日黃昏,眾人相聚與大周王宮內,武王姬發大擺宴席,一來為伐紂大業的勝利而慶功,二來替即將受封上天為將的兄弟們送行,三來天庭拜將后眾人各司其職,再見之日就不多了。
因此今日眾人都是開懷暢飲,將所有的煩心事都拋諸腦后,全身心的和最好的兄弟們做在一起暢聊到天明,哪吒、楊戩、黃天化和雷震子等小輩坐在一起細數著以打仗之日起至今的各種有趣故事,然而看似愉快的氛圍中卻暗含著淡淡的悲傷之情,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是因為鴻鈞老祖下令要三清處理好西方事宜,如今準提和接引圣人死于哪吒之手,雖然都知道是何原因,但仍舊要堵住西方信眾的幽幽之口,所以必須要重組西方教派,因此三清決定各自派出幾個徒弟共同坐鎮西方,開創西方大乘教派
“佛教”,以靈寶大法師為主,多寶道人為副,慈航、普賢、文殊三人輔佐,而師父既已離開,徒弟必然也會帶走,所以天祥、金吒和木吒三人也必須隨師父一同前往西方,想要再和兄弟們見面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這也是為什么大家傷感的原因,但今日是喜慶的日子,這些煩心事是不適合今日提及的,所以大家才將著離別的情感隱在內心深處沒有輕易的表露出來。
酒席上,哪吒總是不懷好意的盯著對面坐著的梅山七怪看,眼珠子提溜的轉著似在想著什么似的,楊戩雖然注意到哪吒的表情,但卻以為是哪吒在看前方巍峨的宮殿罷了,只在一旁不停的在哪吒身邊提醒他少喝些酒,畢竟曾經哪吒喝醉后給楊戩留下的印象是不怎么好與外人到來的,如果哪吒這次在這樣的場合下喝醉然后……那后果簡直是不堪設想啊,所以為了防止哪吒喝醉撒酒瘋,楊戩已經偷偷地換掉了哪吒杯子里的酒,換成了果子酒,雖然還是有些濃度,但也不至于會喝醉。
然而正在楊戩放下心的時候,哪吒突然站起來沖著對面的袁洪說到:
“袁洪,小爺自那日見你同我家二哥比試之時就很想和你切磋切磋,我觀今日不錯,不知你可愿意與我切磋比試給大家助個興呢?”袁洪看了看喝酒后滿臉彤紅的哪吒,又看看哪吒身邊一臉無奈的楊戩,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這是楊顯站起來想替袁洪解圍,正準備對哪吒說些什么,哪吒卻看了她一眼說到:
“這兒沒你的事,小爺要挑戰的是袁洪,和你沒關系,而且爺可不打女人,袁洪你要是有膽子就和爺比試一場,沒膽子爺也就不強求你了。”
“你!”楊顯氣憤的看著哪吒,正想要去教訓他時卻被一旁的袁洪擋住,袁洪聲音充滿了無奈的對哪吒說到:
“三爺既然想切磋,袁洪自當奉陪,三爺請。”因著哪吒的前世是袁洪的師父,且哪吒和楊戩又是結拜兄弟的原因,所以袁洪很自然的稱哪吒為
“三爺”,只不過楊顯等人卻不愿意,他們雖然佩服哪吒的實力,但讓他們活了成百上千年于妖界聞名已久的妖王叫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三爺”,這實在是叫不出口啊。袁洪顧及著哪吒的面子和他切磋了起來,本想著哪吒已經有些醉意就特意讓著哪吒,畢竟在袁洪的意識里哪吒可是楊戩的寶貝弟弟,每次看向哪吒的眼神無不是寵溺至極,要是自己傷了他……都不用想自己的慘狀,不過這個意識是基于袁洪覺得哪吒的實力不如自己的基礎上,然而事實卻是袁洪在和哪吒的切磋中竟然感到了力不從心,他驚悚的意識到哪吒的實力竟然要強過自己,甚至自己和他切磋時竟然比面對楊戩更加吃力,然而上次自己和哪吒對戰時卻未有此感,愣神的片刻就已經挨了哪吒好幾掌了,不過好歹哪吒有所收力,袁洪只是被打到的時候有些疼痛罷了,而且袁洪在和哪吒打斗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對于哪吒打斗的動作竟然有些熟悉的感覺。
正在袁洪疑惑的時候,耳邊突然傳入哪吒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