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這樣,他想。
如果問讀小學的颯太想不想要一個弟弟或者妹妹,他認為自己可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不是因為他不想和妹妹平分東西,而是均分父母的「愛」,遠比零食、玩具、衣服都平等的買兩份更難。
第一個孩子和第二個孩子的關系,也許是天然對立的。
被姐姐報名了根本不想參加的風箏大賽的國見英:……
誰說不是呢?
其實許多多子女家庭里的小孩們都會打架,年齡越相近越容易這樣。國見家的姐弟倆年齡差要大一些,這方面還好,而青井家則是互相體貼。
是的,是互相的。
在颯太看來,媽媽和爸爸已經做得很好了,他們從來沒缺席過他需要他們的時刻,買東西的時候也從來不會忘記他的份。但他們還是更偏愛柚香,不是因為他們給兒子的愛比較少,而是因為女兒小小的,很可憐,容易生病,需要更多的照顧。
甚至颯太自己都覺得,如果他是柚香的爸爸,他也會這么做,他要給女兒更多、更多的愛。
這就是理所當然的。
但他不是她爸爸,他只是比她大兩歲的哥哥。
颯太的心情變得很復雜。
柚香是妹妹,很可愛,她既沒有像同學的弟弟妹妹那樣說過「爸爸媽媽最愛的是我」這種話(哪怕這是事實),也沒有搶過他的東西。
所以他真的不討厭柚香,他能給她80的愛——但是,他和柚香的關系肯定是不怎么好的。不然他會給妹妹100,颯太固執地認為著。
聽到這里,國見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想,他已經和對面那位神情了然的學姐一樣,明白了問題所在——不過颯太好像還不太理解,那就繼續聽颯太說吧。
長大一些之后,柚香的身體健康了很多,她和颯太都去了平山小學。某天,在陪妹妹玩的時候,颯太忽然她問自己:“哥哥,你不生氣嗎?”
他被她這話嚇了一跳,幾乎以為柚香發現了他心底小小的嫉妒。但是妹妹笨笨的,不可能這么敏銳,于是颯太問她是什么意思。
那時候颯太想,就算柚香是真的很聰明,也不要去戳破那層紙……如果她說「因為爸爸媽媽更喜歡我」,他真的會生氣。
因為他已經很努力地裝不知道了,因為媽媽和爸爸真的也在很努力地在做稱職的家長。
達也和愛美的確做得很好,他們從不要求孩子在學校里做班委或者考第一,也不強迫著兄妹倆去學什么特長,他們希望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愛好,而不是由大人決定。也正是這樣,兄妹倆遇到了什么事基本都會和家長分享,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