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玨也意識到蹊蹺。
眼下他們在法華寺一無所獲,這樣干耗著也不是個辦法,陳皎想再次引蛇出洞。
這回崔玨沒有阻攔,而是將計就計下反套子。
既然薛良岳想把陳皎引回魏縣,那就遂了他的意。
二人一番商議,崔玨打算書信回魏縣,讓吳應中把徐昭派過來,來個兩面夾擊。
因著有前車之鑒,這次他們把計劃反復推演,從雙方碰頭的日子,到后續(xù)崔玨帶兵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計劃,商討得滴水不漏才作罷。
調徐昭過來的書信很快就送了出去。
得知陳皎要用人,徐昭命李士永守城,親點幾位得力干將快馬加鞭前往目的地匯合。
他到底是老將,團隊作戰(zhàn)比汪倪老練得多,自身功夫也硬,怕陳九娘中途出岔子,星夜兼程接迎。
而另一邊的陳皎由胡宴和汪倪等人護送回魏縣,他們作為誘餌,行動是非常冒險的。
崔玨則和謝必宗守株待兔,起夾擊作用。
三隊人馬分工協(xié)作,布下天羅地網等著引蛇出洞。
不出所料,陳皎回魏縣確實中了薛良岳的計謀,無法把她引到法華寺,只能把她引回魏縣借機獵殺。
此次山匪全面出動,務必一擊即中,將她斬殺。
崔玨差人在必經之路盯梢,探子回來通報,竟然有三十七人出擊。
事關那人性命,他不敢有絲毫疏忽,同謝必宗整兵追去。
上次陳皎僥幸撿回一條狗命,這次汪倪不敢大意,時刻保持警惕。
在眾人步入魏縣地界時,陳皎他們遭遇山匪獵殺。
三十七名悍匪橫沖直闖朝官兵們沖殺而去,汪倪當即釋放鳴鏑,也就是響箭。
尖銳的響箭聲直沖云霄,響徹山間。
聽到那信號,徐昭和隨行的士兵精神大振,他大聲道:“都給我打起精神來,掙軍功置田地的時候到了!”
士兵們齊聲高呼。
徐昭手持白蠟桿紅纓槍,帶領一行人快馬加鞭朝山間奔去。
陳皎這邊已經陷入了混亂的血戰(zhàn)中,士兵們全都殺紅了眼,因為砍下一顆山匪的頭顱就能掙得軍功。
從伍長,什長,百夫長,千夫長……從小兵到悍將,只需要砍下敵人的頭顱。
掙軍功置田地,娶婆娘,生崽子,功成名就。只要你足夠狠足夠拼,在陳九娘手里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