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舉垂首不語,陳恩背著手道:“回去罷,你還這般年輕,以后有你出頭的機會。”
“爹……”
陳恩擺手,陳賢舉只得無奈退下。
離開碧華堂后,陳賢舉唇角微勾,他相信今日此舉,二房是怎么都翻不了身的。
事實確實如此,原本陳恩還猶豫要不要派長子替他去奉州,被陳賢舉推了一把,這事便敲定下來。
陳恩差人把陳賢樹找回來,命他前往京城奔喪。消息傳到李氏那里,頓時被氣得夠嗆,偏偏還不能找借口拒絕,若不然就是不孝。
陳賢舉的作為鄭氏是服氣的,居然輕易就被他扭轉了局勢。
而另一邊的陳賢樹兄弟倆本就覺得先前被陳皎擺了一道,結果回來又被陳賢舉擺了一道,當真窩囊至極。
這期間舉行國喪,州內禁止一切娛樂,通州陳皎他們自然也知曉新帝情形。她跟崔玨討論淮安王作為皇叔,肯定是要去京中奔喪的,就是不知會派誰過去。
崔玨認為多半會是長子陳賢樹,陳皎調侃道:“那也太糟心了,朝廷早就對惠州生出鏟除之心,大哥過去,不是羊入虎口嗎?”又道,“好處沒他的份,壞處卻跑不了,落到誰頭上都糟心。”
崔玨淡淡道:“他雖是庶出,卻是長子,替主公奔喪最適宜不過。”
陳皎挑眉,“那三哥呢?”
崔玨無情道:“你什么時候見過把太子外派的?”
陳皎:“……”
崔玨:“且不一定能活著回來。”
陳皎皺著眉頭沒有吭聲,起初她還幸災樂禍,覺得陳賢樹倒霉,現在后知后覺意識到自己好像也挺倒霉。
“太子是繼承家業的,其他人跑出去若不慎身亡,也不會動搖根基,是這個道理嗎?”
崔玨點頭,“家業既要有人掙,也要有人守,方才能興旺長久。”
陳皎聽著不對味,問道:“有朝一日,若是那位太子繼承了家業,那我們這些掙家業的又當如何處置?”
崔玨沒有答話。
陳皎不禁笑了,頗有幾分邪氣,因為她忽然想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經歷,她現在不就是妥妥的李二鳳嗎?
為了把惠州扶持起來,她絞盡腦汁東奔西跑操碎了心,結果家里頭坐著一位“太子”等著繼承家業呢。如果那位“太子”有點良心,愿意分點家業出來還好,若是不愿意,那就是分腦袋了。
但根據歷史情形來看,多數都是分腦袋居多,陳皎心中不大痛快,說道:“既然都是替他人掙家業,那我還這般拼命作甚?”
崔玨默了默,回答道:“王太后不就是現成的典范?”
陳皎:“……”
崔玨淡淡道:“只要九娘子有心,誰都不能攔住你前進的腳步,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