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咱們村還眼紅呢,這會兒啊都消停了,吃了的總得吐出來,朝廷的便宜不容易占,一個不慎就得掉腦袋。”
她對九原村的態(tài)度極其微妙,一邊羨慕那邊的村民能占利,一邊又腹誹他們活該被官兵打死。
縱使你有官紳維護又如何?
遇到官兵前來,個個都跟土匪似的,又兇又惡,見人就打,一平頭百姓難不成還能翻天?
王學(xué)華就村民們跟官兵的沖突問了許久,聽他們的說法是官兵先動手打死的人,這才導(dǎo)致兵民發(fā)生沖突。
了解到這些信息后,王學(xué)華上報到陳皎那兒。陳皎皺眉道:“倘若官兵先動的手,那便是他們不占理。”
王學(xué)華點頭,“這是小的從其他村探聽來的,至于實情如何,還得小娘子明斷。”
陳皎做了個打發(fā)的手勢,“我明白了。”
王學(xué)華退了下去。
平時胡宴是個老大粗,被調(diào)教后也曉得講道理了,說道:“村民比不得官兵,若雙方?jīng)_突起來,只有被打死的份兒。如果是大郎君這邊先動的手打死人,也著實不應(yīng)該。”
陳皎陰陽怪氣道:“你這莽夫什么時候也曉得講道理了?”
胡宴尷尬道:“是九娘子教的。”
陳皎埋汰道:“倒是有長進了。”
現(xiàn)在方家僵持不下,多半因此事硬剛,陳皎命人把李縣令找來,問起打死人那日的情形。
李縣令遲疑了片刻,才道:“當(dāng)時下官也在場,確實是雙方發(fā)生口角才導(dǎo)致的沖突。”
陳皎挑眉問:“誰先動的手?”
李縣令找理由道:“當(dāng)時忘月村的百姓甚是囂張,仗著方家撐腰,挑釁……”
話還未說完就被陳皎打斷,“誰先動的手sharen,村民還是官兵?”
李縣令默了默,答道:“官兵。”
陳皎:“那幾位殺的人,你曉得嗎?”
李縣令點頭,“曉得。”
陳皎心中有了數(shù)。
之后她問起陳賢樹,打算如何處理sharen的三名官兵,陳賢樹不認(rèn)為自己有錯。
陳皎卻打算用三名官兵作為突破口,把方氏和村民們拉回談判桌,若不然這事就只能停滯僵持。
陳賢樹不同意,說道:“方家聚眾鬧事,公然挑釁衙門,殺幾個村民算得了什么?”
這話激怒了陳皎,不答反問:“方家乃官紳,官紳名下的田地不用繳納賦稅,這是朝廷給予天下官員的體己,你陳兵曹憑什么帶兵去sha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