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這般說,陳賢樹這才信了。
他們只是隨便問問,不曾想陳九娘的口碑這般好。
之后又去到縣城,走訪街巷,提及陳九娘,無不交口稱贊。
余奉楨只覺得微妙,先前擔心士紳煽動百姓生亂,如今看來,當地士紳的名聲被搞得臭名昭著,百姓提及無不破口大罵,哪里還會抱團生事?
也難怪魏縣鬧出這么大的動靜還沒出岔子,中間的微妙之處值得觀摩。
吳應中得知他們前來,將其迎到官舍安頓。
對于二人的考察,吳應中知無不言,有關衙門里的各種記錄賬簿皆呈給余奉楨他們看。
不僅如此,還帶他們看從士紳手里追繳而來的布匹糧食等物。
余奉楨笑得合不攏嘴,因為這些東西算是意外得來的,倘若惠州每個縣都有這種意外,那才叫高興呢!
實地考察的書信快馬加鞭送回州府,呈遞到陳恩手里,寫了好幾頁。
盡管先前崔玨已經說過,但聽到余奉楨親口夸贊,陳恩還是放心不少。
此次剿匪官兵們立下大功,陳恩命崔玨把人員名單列上去論功行賞。
崔玨心中高興,讓徐昭列名單,徐昭試探問:“我以后是不是有機會帶兵了?”
崔玨:“莫急,徐兄想要領兵,得讓陳九娘找機會。”又道,“若有機會領兵,需得提拔自己人,收攏人心,為以后立足打下根基。”
徐昭點頭,“這得向九娘子學。”
崔玨笑道:“開了個好頭,以后惠州的機會多著呢,想來過不了多久,其他縣也會跟著清理一遍。”
徐昭滿懷希望,“照魏縣那么清理下去,惠州何愁不強?”
崔玨:“只要把鄭家壓住,別讓他們插手,這事便有盼頭。”頓了頓,“主公多疑,以后我們行事需得謹慎,切莫讓他察覺我們跟陳九娘走得太近,省得他打壓。”
徐昭:“文允所言甚是,只做純臣。”
崔玨:“至少表面上是這般。”
徐昭似想起了什么,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如果陳九娘是兒郎就好了,她這般有才干,若有手段,日后極有可能承爵。”
崔玨沉默了陣兒,“且看她怎么選,還得看她有沒有那個野心。”
徐昭:“那便等著看日后。”
梨香院那邊得了不少錦緞珠寶,是碧華堂管事送來的。
許氏高興得合不攏嘴,她拿起一支金釵,嘖嘖道:“我兒這般上進,往后咱們肯定要發大財。”
陳皎笑瞇瞇地看著她擺弄那些首飾,沒有跟她說她自己還有一個小金庫,就存放在法華寺放貸,托崔玨給她辦的。
此次魏縣之行她受了不少賄賂,怎么可能全部上交,總得留一條退路。
許氏歡喜道:“我得多給阿英攢嫁妝,日后風風光光的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