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皎捋了捋袖口,道:“我父親受朝廷之令發兵過來平亂,可閔州連連起義,就算這次平定叛亂,倘若不加以管控,日后必當復起。
“你們通州就在隔壁,若閔州之亂波及過來,只怕通州百姓也會遭殃。今日我前來,便是相求史州牧能幫扶一把,共同把閔州的形勢控制下來,杜絕再次發生民亂。”
史延錦道:“不知九娘子有何示下?”
陳皎:“閔州之地因著混亂遍地荒蕪,若要快速重振下來,那些荒蕪的田地需得人耕種,唯有保住了糧食,才能保住百姓的飯碗,從而把局勢平穩下來。
“我打算一邊平亂,一邊恢復農耕,需得從通州和惠州借人。”
史延錦愣了愣,試探問:“如何借人?”
陳皎不答反問:“通州的田地夠百姓耕種嗎?”
史延錦閉嘴。
陳皎繼續道:“閔州那邊缺人,我需要州府出告示,但凡通州境內沒有田地的百姓都能過去落戶領得自耕地,哪怕是賤籍都無妨,皆可轉為良籍。”
此話一出,史延錦被氣笑了,不客氣道:“九娘子此舉何止是搶人吶,簡直是把刀架到史某的脖子上討命!”
陳皎淡淡道:“史州牧言重了,倘若此次的叛亂平定之后再次復起,它會燒到我惠州嗎?不會,它只會吞噬你通州。
“方才史州牧也曾說過,曉得彌香散的厲害,就連我們惠州的兵都不敢與其硬碰硬。那些信眾若傳了過來,任你通州有三頭六臂,不死也得脫層皮。
“想來史州牧心中有民,是不愿看到那情形的。反之,我淮安王府大老遠派兵過來,糧草軍餉皆是自己出。閔州隔得遠,州內又百廢待興,你說我惠州圖的是什么?
“說句不好聽的,朝廷下令,我們發兵來了,倘若做到半途而廢回去,也能交差,反正那火燒的又不是惠州的地盤,日后受到波及的是你們通州,與惠州何干?”
這話說得著實不客氣,卻也是事實,朱韻連忙打圓場道:“九娘子勿惱,茲事體大,還請容許州府商議商議。”
陳皎和顏悅色道:“還望通州能體恤百姓不易,那閔州光靠鎮壓遠遠不夠,得治亂。唯有把秩序徹底平穩下來,日后才不會再生是非。
“我惠州雖受朝廷之令,但治理還需通州協助,唯有兩州齊心協力,方才能保住閔州安穩,周邊能得安穩,百姓們才能安居樂業,于州府來說,也省事許多。”
朱韻連連點頭,“九娘子所言甚是,待我等商議之后再答復你,可允?”
陳皎:“最遲明日正午,我沒空把心思耗費到你們身上。”頓了頓,“若是愿意協作,惠州自有協作的方法;若是不愿意,那惠州也有不愿意協作的主意。”
這話說得朱韻眼皮子跳了跳,總覺得他們來者不善。
晚些時候陳皎等人回到官舍,裴長秀擔憂道:“通州愿意放人過去嗎?”
陳皎冷冷道:“由不得他們。”又道,“倘若他們作死,那我定會把閔州之亂引過來,索性把通州也取了。”
裴長秀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