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后馬春攙扶她上馬車,又在背后小聲議論周寶雨的齙牙,陳皎受不了揪了她一把,馬春笑了起來。
并非是她們總盯著別人的長相評頭論足,而是那門牙實在太搶眼了,陳皎確實對這個周寶雨印象深刻。
懷安郡緊鄰章陵郡,沿途過去軍紀嚴明,倒也順遂。
待眾人抵達懷安郡內,陳皎等人與徐昭他們分頭而行,各自趕往目的地。
曹士安在州府做主記,陳皎問他先去哪個縣,他舉薦盛縣,因為那里有一個叫魯東榮的官紳,是個非常特別的老兒,她可以去看看當地的情況。
陳皎好奇道:“這老兒有何特別之處?”
曹士安捋胡子,說道:“以前魯公在閔州任職時我曾見過一回,他嗜好農學,說致仕后便要一門心思種點地。”
陳皎:“他會種地?”
曹士安:“據說《氾勝之書》背得滾瓜爛熟,沒有九成也有七成。”
聽他這一說,陳皎倒想見見這個老頭兒了。
眾人前往盛縣途中,已經有不少農戶開始收割水稻。
今年氣候不錯,莊稼長勢喜人,一眼望去,田里金黃一片,稻穗沉甸甸的。
不過跟現代比起來還是差得遠,一畝肥沃些的田收成也不過三石。
秋收后便要上繳公糧,在田里勞作的農人見到這群官兵,無不恐慌,生怕他們生事。
陳皎路過時問了問村民今年的收成情況,那男子警惕打量胡宴等人,說道:“今年風調雨順,收成比去年好。”當即試探問,“諸位可是官家?”
陳皎倒也沒有隱瞞,應道:“對,我們要去盛縣。”
男人又偷偷瞟了一眼官兵,“是要打仗了嗎?”
陳皎失笑,“不打仗,咱們惠州太平著呢,就過去看一看。”
男人“哦”了一聲,便不想再多說了。
等一眾人抵達盛縣已經是好些日后了,該縣的父母官郭通之親自前來接迎。
他五十多的年紀,個頭清瘦,鷹鉤鼻,樣貌生得惡,陳皎膚淺的覺得此人應該不太好說話。
但恰恰相反,郭縣令窮得叮當響,衣著簡樸,連穿的鞋底都快磨穿了。
見到這群祖宗,他叫苦不迭,兩百官兵,這么多張嘴,著實為難。
一行人去到城里,比魏縣要好多了,不過衙門是真的寒酸,到處都破破爛爛的,人也沒幾個。
陳皎覺得衙門好像是真的窮。
先前魏縣安置的官舍好歹還像個樣,這里完全不能看,墻壁掉灰,床也不過是幾塊木板拼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