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皎難掩激動,眼睛發亮道:“還是阿娘清楚爹的脾性,一碗酪乳就把難題給解決了。”
許氏半信半疑,“他真許你帶兵去魏縣?”
陳皎點頭,“我帶一百兵去,就算什么都不做,魏縣的官見著我,都得慫著。”
許氏“嘖嘖”道:“該你神氣!”
陳皎咧嘴笑,說要帶些錢銀去,因為五十兵的軍餉是自己掏腰包。
許氏肉疼不已,埋汰道:“你老子也太小氣了,五十人的工錢可不是個小數,怎么能讓你掏口袋呢?”
陳皎不以為意,端起杯盞道:“那是我自個兒討的?!?/p>
許氏上前,“五十兵已經夠你耍威風了,何必多花費?”
陳皎抿了口溫水,精明道:“多帶點人去,總有用處?!庇值溃鞍⒛锝o我備上,日后再給你掙更多的回來。”
許氏被哄得高興,戳她的肩膀道:“口氣倒不小?!?/p>
陳皎嘿嘿的笑,她忽然覺得這個操蛋的世道也不是那么討厭了,因為她想要試著去改寫它。
就從那一百兵開始。
從南方開始。
終有一天,他們會踏上北伐的征途,收復中原,回歸漢家天下。
這對父女的作為委實叫人驚掉下巴,一個敢求兵,一個敢發兵。
路子野跟不靠譜,著實令州府里的官員們議論紛紛。
不止鄭家人反應激烈,二房的李氏也覺荒唐。
先前鄭章曾苦口婆心勸過,怕引起淮安王的反感,不敢再去惹他心煩,索性支外甥陳賢戎去勸說。
陳賢戎非常精明,特地走了一趟二房的秋香閣,找老二陳賢盛商議此事。
陳賢戎過來時,碰巧陳賢盛夫妻在李氏這里嘮家常。
陳賢盛三十歲的年紀,體型跟淮安王差不多,已有發福的跡象。
他生得面善,性子也平和,沒什么野心,目前任職典學從事,主一州學政。
夫妻育有一兒一女。
此刻李氏把七歲的孫兒抱在懷里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