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官等候在此,迎了阿嫵進去,又給阿嫵講起瑯華殿的布局,以及以后的種種。
阿嫵走了這么多路,其實腳都是疼的,哪里顧上那么多,只不過恍惚聽著罷了。
女官自然看出她的疲乏,但還是大致給她講了接下來的安置。
她如今是貴人,貴人每個月的俸祿是五十三兩,這個叫做紅花錢,若在宮內擔任職務或者差事,另有職務錢和賞錢,貴人有一日兩膳并一次茶湯果餌,都是官中供應的,不用錢,每個月食蔬衣布,鞋料巾帕,都是官家按照一年四季來供著。
貴人殿中有內外服役若干人,負責灑掃漿洗,并紉針裁剪,這些宮娥內監的各樣開支一應都是觀中開支。
阿嫵聽到這些,慢慢地反應過來。
她便問道:“也就是說,每個月有五十三兩銀子,白吃白住白用侍女,我什么開支都不用?”
女官一愣,之后點頭道:“是。”
她很快補充道:“除了這五十三兩,還有一些獎賞,職務餉銀,額外賞錢。”
阿嫵有些來興致了,好奇:“比如?”
女官:“比如眼下正要籌備德寧公主的及笄之禮,若是貴人在皇后娘娘那里領了差事,負責一些調度差事,那就能有餉銀。”
阿嫵一聽就覺得頭疼,在那位皇后手底下撈錢,只怕是艱難得很,罷了罷了。
她只好問道:“賞銀呢?”
女官:“每個月都會有女官為后宮妃嬪并諸位宮娥教習,若是娘娘讀書好,能通文理,便可晉升,晉升了,每個月餉銀自然多了,按照慣例,皇后娘娘和陛下也有格外賞賜。”
讀書?通文理?
阿嫵越發驚訝,她看著女官,小心翼翼地道:“可是,妾身是侍奉陛下的,并不是要進學的吧?”
那女官輕輕一笑,恭敬地道:“娘娘有所不知,后宮之中素來是這規矩。”
阿嫵困惑地看著女官。
女官笑了笑:“貴人聽下官仔細講來,便應明白了。”
于是那女官便詳細講起來,阿嫵這才知道,大暉素來重子嗣,也重子嗣母系的選拔,但又不喜外戚,是以后宮女子多為民間良家女,這些女子經過一道道甄選后進入后宮,或者走女官之路,或者作為后宮備選。
走女官之路自然要會讀書,通文理,先當女秀才,之后遞遷為女史,再升宮官,最后到六局掌印。
至于后宮,要選那些品行端莊通曉文理的,還要看帝王的心思了,根據帝王喜好有個最初的份位,之后要學習四書五經,學習喪葬之禮,學習迎送賓客,還要學習琴棋書畫。
總之,要學。
學好了,每年都有考核,對,是考核!
考核得好,便有機會擢升。
阿嫵聽得兩腿無力,她確實也是識字的,還曾讀過一些書,但……好不容易進了宮,卻要她考女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