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乍一看到阿嫵,那臉色頓時變得格外難看,簡直仿佛看到鬼一樣。
阿嫵也是沒想到,便沖她笑了笑。
這時候旁邊也有其他妃子在,大家其實都在等著看熱鬧呢。
小貴人原本是太子的妾,在太子府,那就是太子妃手底下的,如今可倒是好,人家直接進宮,給皇帝當妾,成了貴人了。
雖說貴人只是一個從六品,比太子妃這種儲君婦不知道差了多少,但貴人再小,那也是在皇帝跟前伺候的,太子妃見了后,也得略點點頭,稍微給個面子。
是以如今太子妃和小貴人碰上,所有人都偷偷地往這邊看。
太子妃就在這眾目睽睽之下,突然看到了阿嫵。
她的心便一下子亂了,完全不知如何應對。
以前的事暫且不提,只說那一日,太子都要沖進皇宮來找帝王問了,結果突然被五門提督,被各軍營統領堵在家門口,之后又是一道圣旨,這件事是明擺著的,就是皇帝直接一桿子把太子支到北地,他好在都城安安穩穩納了這小貴人。
她心里跟明鏡兒似的,但她還是趕緊進宮確認,結果……果然!
沒幾日這小貴人就進宮了,直接住進瑯華殿了,就是那勞什子的阿嫵!
從那一日,她就如坐針氈,這日子不好過,特意跑回娘家,抹著眼淚說事,娘家人自然也都嚇得不輕,各種出謀劃策,最后終于說,按兵不動。
他們的想法是,皇帝如今才納了自己兒子的妾進宮,這件事本身就是他理虧,他自然不好太過張揚,他再是雷霆手段,也不能這時候折騰出什么大動靜,他只能盡量低調地處理,不引起人注意。
況且,皇帝畢竟就太子這么一個兒子,以后大好江山必然是他的,只要太子不出大差錯,太子妃就可以熬。
于是一家子商量過后,反而認為,目前最關鍵的反而不是皇帝,而是太子。
一定要勸服太子,不可讓太子因為這件事而太失體面。
她爹——英國公嫡長子,摸著胡子,語重心長:“再不濟,多準備幾個絕色放在太子房中,免得他總惦記著宮里頭那個。”
這事壞就壞在,帝王春秋鼎盛,父子倆只差十六七歲,所以太子的日子有得熬,怕是要熬一些年頭,若太子鬧騰起來,傷了父子情分,后宮哪個妃嬪再生一個皇子,事情就不好說了。
太子妃細想,深以為然。
到了這會兒,她哪里還顧上爭風吃醋,只想著這儲君婦之位了,甚至開始恨自己,當初為什么容不下那賤人,若忍住,就把她壓在太子府,哪至于讓她撲棱撲棱飛到皇帝懷里?
結果就在昨日,皇帝找上了他祖父,竟然好一番拿捏,祖父回到府中便淚流滿面,說他們家的族譜上少了一位國公爺,說自己愧對列祖列宗,說自己無顏面對子孫。
太子妃聽著,簡直晴天霹靂,這是天大的事!皇帝竟然直接把過錯往她身上推,所有責任都是她,借此對她娘家下了狠手!
關鍵……她有錯在先,被帝王拿捏了把柄,明知道帝王有推脫之意,可她根本無法辯解。
英國公府眾人對太子妃自然怨怪死了,府中出了太子妃,一點沒沾光,結果少了一位國公爺!
要知道在大暉,國公爺并不好得,那得是祖上拿命來換了,以后太子妃登上后位,娘家人更要萬事謹慎,避免外戚專權之嫌,所以這丟了的國公是再沒機會回來了。
再沒機會了!
整個國公府臉色都難看,如喪考妣,看著太子妃簡直仿佛欠了債的債主!
太子妃惶恐不安,只覺得娘家不是娘家,日子沒法過了。
如今進宮見到阿嫵,她更是后脊梁骨發冷。
她此時也不敢得罪阿嫵,待要和阿嫵笑笑,算是勉強含糊過去,但卻怎么也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