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已經過去了兩天,隨著時間流逝,證據會越來越少,徐武的尸體已經被收了,盡管藏霞的人還沒來,但這大夏天的,不可能把死人的尸體長時間放著。
更別談那本內寰宇真經,如果歹人記憶力足夠強大的話,此刻說不定已經背了下來,這本書若是被銷毀,想要定罪就真的難了。
交換順序的魔法
“話術再厲害也未必有用”。
要知道,厲害和不厲害都是相對的,薄雪既不知道藏霞的本領,也不知道歹人的本領,但他卻說出了這句話。
很顯然,這個未必有用不是指“藏霞與歹人交鋒后可能的結局”,而是其他情況。
比如說……找錯了目標群體。
如果找錯了人,自然是話術再厲害都不會有用。
很顯然,在聽完明縱衣那番話后,薄雪有了些猜測,但他卻沒有說出來。
這不是薄雪非要當謎語人,死活就不愿意說,而是說了也沒有意義。
明縱的猜測是猜測,薄雪的猜測也只是猜測,兩個猜測并沒有明確的優劣之分,在明縱衣已經開始對他的猜測做出實際的證明行動之時,薄雪說出自己的猜測也沒有意義。
除非明縱衣最后發現自己的猜測的確出錯了,到這時候才需要薄雪的想法,可真到了這時候,其實也根本不用薄雪開口,這一句話作為提醒,已經足以讓明縱衣和藏霞領悟。
“從頭開始梳理一下吧。”藏霞點著手指,“逍遙山莊……這是一個天然的保護傘。”
“是。”明縱衣說道,“這里住著許多武林人士,更別說還要十三皇子這樣的大人物,即便真有人殺了人,逍遙莊主也很難下定決心來進行一次地毯式的搜查,說白了,徐武與他非親非故,他肯為對方討個公道已經是仁至義盡,但要為此損害自己的利益與名聲,外加樹敵,這是不可能的事。”
“歹人意識到這一點。”藏霞面帶微笑,連續數日無功而返,眼看著七日將過,但她沒有半分的氣餒與著急,從容依舊,“他不用太擔心自己的房間被翻個底朝天,只要處理一下作案時留下的痕跡,再然后,不要在被審問時露出破綻即可,逍遙莊主不可能留住所有人一輩子,只要撐過這段時間,那就是海闊天空。”
“逍遙山莊的武林人士不少,尸體一定會從武理這方面被剖析。”明縱衣學著一邊的越大人,也擺出雙手抱xiong的動作,他發現沐玲和越大人都喜歡這個動作,“因此,他嘗試在其中誤導我們……”
——當然,如果非要說那一劍就是失誤,也不是沒有可能,但這種猜測沒什么實際意義。
“我們先前認為,不論那一劍是不是失誤,歹人卸掉徐武下巴的動作是絕對沒問題的,因此無視了歹人或許可能存在的劍術造詣,一心撲到拳掌功夫上……但實際上還有一個可能,這個可能不太符合常理,但如今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它的可行性。”
明縱衣說道:“在先前的猜測中,我們默認了一件事,那就是歹人一劍沒能斃命,情急之下出手卸掉了徐武的下巴,防止他出聲。”
這個猜測非常合理,因為現場完全沒有逼供的條件,不存在什么“先卸掉下巴慢慢拷打內寰宇真經位置”的可能性,真要逼供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無論怎樣都不會考慮卸掉下巴——而且當時夜深人靜的,把人殺了自己慢慢找最合理,沒必要非冒著對方拼死大吼或爆發內息的風險去逼供。
因此,明縱衣和藏霞一致認為歹人“一劍未能斃命,匆忙之下出手,卸掉了徐武的下巴”,其中有一個很大的疑點,在于這一劍有“無限的瞄準時間”,但是沒中。
先前二人將其視為煙霧彈,而如今的新猜測則將解決這個疑點。
“歹人不是先刺出那一劍,然后才卸掉徐武的下巴,他是先卸掉了徐武的下巴,然后再刺出那一劍!”
這就是薄雪想跟明縱衣說的新可能,雖然只是稍微交換了一下動手的順序,但導致的后果卻是完全不同的。
“是。”藏霞幽幽道,“先前小女子和明少俠都被看不見的牢籠給困住了……先卸掉徐武的下巴,再刺出那一劍,這其中什么也不圖,乍看之下,這個行為是毫無意義的,沒能一擊解決徐武,還給了他反擊和用喉嚨發出聲音的機會,平白無故增加了許多風險。”
明縱衣最終下定結論。
“歹人這么做,不是為了對付徐武,而是為了對付我們!”
如果說歹人這么做是為了對付徐武,那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通的。但如果說這是為了對付藏霞或其他追查此事之人,那就很好理解了。
專業人士從現場的蛛絲馬跡入手,但因為時間久遠尸體腐敗加上地點特殊,他們無法發揮。
至于武林人士,他們相信自己的武理,明縱衣和藏霞潛意識里就不認為歹人會做一個“毫無意義的錯誤舉動”,因此反而被看不見的牢籠困住,白白浪費了許多時間用于審訊一個錯誤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