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中也有些有緣人,這功法乃是抄本,思來想去,如果有誰能看懂這本功法,那大概就是你了。】
薄雪的字條很有他的風格,從不會寫太多,但又能讓明縱衣這個人看到的人清楚他的意思。
“也就是說,這功法很難懂……是因為沒有注釋嗎?”
明縱衣對這功法很感興趣,轉頭就去了內屋,臨走前不忘叮囑沐玲,讓她不要將這件事告訴外人。
……
回到屋內,明縱衣快速將內寰宇真經翻閱了一遍。
他的表情……相當痛苦。
這功法完全不寫注釋,而且,它和目前已有的功法不是一個體系,其中需要用到一個叫做“丹田”的部位,功法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與功法的修行完全無關,主要是寫如何開辟丹田,相當于功法的前置修行條件,后半部分才是具體的修行方法。
前半篇也好,后半篇也好,通篇都充斥著各種明縱衣不認識的術語,但翻閱了兩遍,聯系前后文理解,多少也能看懂一些。
看著看著,明縱衣理解了薄雪的意思。
這功法是一個全新的體系,與經脈體系完全不同,經脈之間的武理在其中根本不通用,這里是全新的領域。
哪怕有人在經脈體系中修行到了絕巔,達到了巔峰,讓他來看這本內寰宇真經,照樣是兩眼一抹黑。
想要看懂這門功法,需要的不是那些武理出眾的武林前輩,而是學習能力正處于最巔峰的青少年。
比如說明縱衣。
【有意思……】
明縱衣看了幾遍,隱約感覺到自己可以開始修行了,就像古國“林”的人修行開脈經一樣,不用去明白為什么,照著做就行了,但明縱衣沒有貿然行動。
以他的根骨,根本不需要冒著風險彎道超車,只需要在直道上猛踩油門。何況這丹田體系的功法剛出來,身上帶著太多疑點,除非過個那么幾年,有人研究出這方法確實可行,明縱衣才會考慮去嘗試一下。
現在的話,明縱衣則是抱著學術性的目光去研究一下……這種感覺讓人有些著迷,在研究的過程中,明縱衣意識到自己可能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起碼在丹田修行法上是如此。
……
咚咚咚。
有節奏的敲門聲響起,明縱衣一聽就知道是屈沉,忙道:“請進。”
屈沉推開門走進,直奔主題,說道:“縱衣,薄兄給你送了一本內寰宇真經?”
“是。”明縱衣舉起手上的內寰宇真經,“佛教的有緣人得到了這門功法,薄大哥抄寫了一本,給了我,大師兄你也有在關注此事嗎?”
“從扶桑回來后聽說過一點……但后來一直在太玄山內,就沒關注了,沒想到這功法居然刮起了這么一陣風,希望不是妖風才好。”
明縱衣遞過內寰宇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