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咱想的是,給百姓分地,讓他們有所依憑?!?/p>
“然后嚴格限制其流動,如此就能減少大部分的麻煩?!?/p>
百姓流動不但容易造反,還容易異地犯罪。
什么拐賣、偷竊、搶劫等等,如果是本地人作案,還有機會查出來。
如果是異地流動作案,以當時的技術水平,幾乎沒有什么有效的預防措施,也沒有有效的偵查手段。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人固定住,不讓他們隨意流動。
能減少七八成的社會犯罪問題。
這種思維方式,慢慢的就演變成了對‘變’的恐懼。
歷朝歷代都希望一切保持不變,你原本干啥的,祖祖輩輩就老老實實干啥。
不變,就不會產生事端。
朱元璋自然也不能例外,他甚至比之前的同行更極端。
“咱還想著,不讓百姓隨意更換職業,對商業持續打壓……”
“但現在看來,這條路子是行不通了?!?/p>
作為枕邊人,馬皇后自然知道他的一些想法,道:
“之前我雖覺得你的辦法有些極端,卻也沒覺得有太大問題?!?/p>
“聽了鈺兒的分析才知道,此法只是將問題壓了下去,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p>
“早晚有一天還是會爆發,到時候麻煩只會更大?!?/p>
“按照鈺兒之前所說的理論,這個爆發點大概就是五十年后?!?/p>
也就是人口增長到,土地養不活那么多人的時候。
朱標臉色凝重,說道:“按照表弟的推測,天下的土地是足夠養活三四億人的?!?/p>
“問題就出在土地兼并上,少數人占有大部分土地,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p>
“百姓無地可種只能餓死。”
馬皇后頷首道:“這就是杜甫詩中所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p>
“你可有想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朱元璋也向他看來。
朱標遲疑了一下,才說道:“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向解決這個問題,不知道對不對?!?/p>
朱元璋眼睛一亮,催促道:“兩個?快說給咱聽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