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解釋道:“因為蒙古人先滅了金國,從那里獲得了漢人的技術,學會了如何攻城。”
“忽必烈滅南宋的主力也是漢世侯,而不是蒙古騎兵?!?/p>
然后他問馬鈺道:“是不是如此?”
馬鈺也不得不贊嘆,這臭要飯的天賦確實有億點點高啊。
之前是出身限制了他的眼界,再加上沒有高人調教,所以很多東西不懂。
現在自己稍微一點撥,他就明白其中的玄奧了。
“確實如此,蒙古人從金國那里獲取了技術,又通過西征,從西方人那里學來了一些技術。”
“即便如此,也用了四十多年才滅掉南宋?!?/p>
常遇春點點頭,說道:“原來是這樣子,受教了。”
這時李文忠問道:“為何會如此?”
他問的是遼東的事情。
朱元璋也將目光看了過來,他雖然根據史實推測出了結果,卻并不知道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
馬鈺見胃口吊得差不多了,終于說道:
“這就不得不說漁獵族群的特點了?!?/p>
“遼東的自然環境決定,那里的人普遍以漁獵為生,有些族群也會一些簡單的種植?!?/p>
“漁獵族群不需要和游牧族群一樣四處遷徙,他們有相對固定的住所。”
“有了穩定的住所,就會形成各種人際關系,然后產生一套管理制度?!?/p>
“而且有了穩定的住所,也就有了發展其他產業的機會?!?/p>
“只不過他們非常落后,相比于中原還處于原始狀態?!?/p>
“周滅商之時,箕子率領部分殷商遺民遷徙到遼東,建立了箕子朝鮮?!?/p>
“將中原的文化制度也帶了過去,然后被當地人學會?!?/p>
“這就相當于是給他們開光了,很多部落靠著箕子帶過去的文化技術,變得強大起來?!?/p>
“一群扶余人,在自己部落原有的文化制度基礎上,吸收了箕子帶過去的先進文化制度?!?/p>
“高句麗就這樣誕生了?!?/p>
“他擁有完整的文化制度,也發展百業,并將其發展到了三四十分的高度?!?/p>
“相對于中原的七十分而言,自然不值一提。”
“可在遼東,他們已經是霸主?!?/p>
“關鍵是,他們擁有了統一的族群意識,變得非常堅韌?!?/p>
“漢朝屢次征討高句麗,好幾次都差點將他們打的亡國?!?/p>
“最嚴重的一次,是曹魏派遣毌丘儉二次征討高句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