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鈺自然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傳授算學給吳高的原因。
這不是一般的傳授,而是將家傳的學問傳給吳高,說是授業(yè)恩師也不為過。
吳家要是沒有任何表示,反倒是說明他們家不會做人。
所以馬鈺也沒有拒絕這份重禮,只是表示他和吳高乃兄弟,吳良是長輩。
哪有長輩登門看望晚輩的道理。
改天他親自登門,去探望吳高的母親。
總之一番寒暄,雙方都很滿意,善緣算是結下了。
接下來一段時間,馬鈺除了時不時去聽常遇春吹牛,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家讀書。
吳高也每天都來他家學習半個時辰的算學,然后去茶點鋪子開班,教授其他人算學。
然后沒幾天,小組織成員的家里,也紛紛派人登門送禮。
通過這個舉動,馬鈺的人脈關系網,瞬間就打開了。
除了馬皇后侄子、常遇春救命恩人,又另外鋪了一張全新的關系網。
他這桿旗幟的含金量更高了。
如果是以前他這么做,肯定會招來很多非議。
但這一次,所有人都只是看著,沒人再敢隨便說七道八。
不過馬鈺也深知,自己還不是高調的時候。
所以并沒有真的插旗,除了小組織之外,沒有接納任何試圖投效之人。
如此又過了幾天,馬燁忽然找到他,說道:
“大哥,宋先生說想來拜訪您,不知道您何時有空。”
他臉上依然帶著興奮。
他知道自家大哥不一般,可宋先生這樣的大儒,竟然親自登門拜訪。
依然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馬鈺頓了一下,心道宋老頭終于忍不住了嗎。
也好,是時候去拜訪他了。
現(xiàn)在正是大明各項制度建立的關鍵節(jié)點,宋濂又是能左右局勢的人。
有些事情也確實需要和他達成共識。
想到這里,他說道:
“宋先生是長輩,我是晚輩,理應我去拜訪他才對。”
“明日你去大本堂時詢問一下,看他何時有空,我好登門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