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朱元璋個人來說,他還意外收獲了另外一方面的信息。
那就是二次封建。
只是可惜,馬鈺只是淺嘗輒止,并沒有深入講解。
不過此事倒也先不著急,只要確定他懂這方面的知識就行。
等再過幾年,皇子們都長大了,再找他詢問也不遲。
眼下還是先把最基礎的土地制度弄明白再說。
想到這里,朱元璋再次出聲問道:
“后來呢,井田制崩潰之后又發生了什么?”
馬鈺也歇的差不多了,就接著說道:
“隨著井田制崩潰,私有制全面普及。”
“百姓真正獲得了土地,勞動積極性空前高漲。”
“更多的土地被開墾出來,更多先進工具被發明,更多的糧食被產出,更多的人口被養活。”
“隨著各國之間的荒野被開墾成良田,列國國土開始直接接壤。”
“這進一步激化了列國之間的戰爭。”
“亂世往往會造成人口銳減。”
“但春秋戰國四百年戰亂,人口總數不但沒有降低,還倍數增長。”
“據史書記載推測,東周初期人口大約在七八百萬。”
“可是到秦始皇一統天下,總人口超過了兩千萬。”
“人口之所以能逆環境增加,皆得益于私有制帶來的生產力大進步。”
“但是,井田制崩潰之后,并非所有國家都進行了土地私有化,比如秦國。”
“秦國建立時間非常晚,國內的貴族勢力最弱,且有外敵威脅國民比較團結。”
“在這一輪的大變革中,他們得以獨善其身。”
“但是秦國也明白,自己必須要變法圖強,如此才能在這一輪大世之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所以就有了商鞅變法。”
“具體到土地制度,秦國采用了授田制。”
“將土地直接分給平民耕種,而不是分給貴族。”
“然后由國君直接向擁有土地的平民征收賦稅。”
“這就確保了,國君的實力始終超過貴族。”
“而且授田制在名義上,保留了國家對土地的所有權。”
“百姓所擁有的只是使用權,只不過這個使用權是可以傳承給子孫的。”